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刘 灿)“那个养猪场,每次路过都能闻到臭味,受不了!”去年底,王女士来到永川区朱沱镇政府,反映自己的诉求。原来,王女士家住该镇大河村,村里有家养猪场散发异味,王女士希望政府解决此事,还村民们一个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
根据条抓块统、整体智治原则,朱沱镇通过“执法+监督”系统发起检查任务,“一键邀请”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执法机构,到场对大河村青杠沟生猪养殖场的粪便与污水贮存设施等情况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并协调大河村村干部、当地兽医现场协助检查。
经查,该养猪场未发现粪污直排漏排现象,环保设施符合法定标准,未发现污染环境情形。执法人员就如何加强环境管理、规避环境安全隐患、注意用电安全等内容向养猪场负责人提出建议,并要求其加强圈舍消毒、剩余饲料和粪污的清除工作。
据朱沱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各部门执法检查后只能掌握各自领域的数据,现在通过“执法+监督”平台,既可以系统掌握执法概况,又能促进各部门协同合作,进一次门就可以检查多个项目,执法对象的负担也减轻不少。
2023年以来,朱沱镇通过“数智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减负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找基层要”变为“在系统取”。基于IRS实时归集,镇村干部现在仅需首次录入历史数据、动态维护确需走访生成的数据,部门就可在台账内实时查看调取,发现问题及时主动高效联动处理,群众少跑路,满意度大幅提升。另外,“粗放管理”也变为“高效治理”。得益于报表任务大幅减少,朱沱镇结合“四板块”岗位划分,整合分流机关干部到港园服务、营商环境、下沉网格等特色岗位开展“三服务”工作。其中,下沉网格岗全日制下沉到村里边,以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为抓手,统领村内网格各项事务,推动危房拆除、化解纠纷等事宜,打通基层治理减负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