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由永川区委宣传部、区创文办、区文联、仙龙镇党委政府共同主办,永川区作家协会承办的“走进孝善之乡——仙龙”大型主题采风活动在仙龙镇举行。30名永川本土作家走进仙龙,聚焦孝善文化、聚焦中国好人张吉莲、聚焦乡村振兴,创作了大量诗、词、联、赋及纪实文学、小说、散文等作品。本报特选发部分诗、词、联、赋作品。
好人赋
◎郭万擀
何为好人?事皆行善;百善孝为先,古训至今传。
悠悠岁月,回顾多年以前:仙龙粉店,村姑张姓吉莲;自幼丧母,酗酒父亲懒怜。幸亏奶奶,叔父三人照顾;小学读完,回家劳作田间。长成说婚,只谈一个条件;招郎入赘,赡老休得弃嫌。这般心愿,邻村男儿感动;樊家时德,敬崇孝女心田。琴瑟合鸣,孝女好男婚配;恩爱夫妻,外出打工挣钱。生育之后,丈夫继续主外;吉莲留守,抚儿赡老家园。
家里老人,老奶亲生老爸;丈夫父母,既后亦来投亲。三个叔父,渐老且残且病;鳏居无助,接来共享天伦。
二十余年兮,吉莲操持家务。寅时即起兮,洗衣、早餐忙做。打扫庭院兮,小楼岂许尘附。晨露未干兮,现身承包田土。辛勤劳作兮,自足菜蔬粮黍。饮食起居兮,小康农家不负。乡里传颂兮,德引千家万户。妇联表彰兮,“感动永川人物”;“重庆好人”兮,事迹各方关注。全国推选兮,入选“中国好人”之伍!
访者询其思,莲指堂屋燕巢诉:老辈育我小,犹似紫燕将雏哺;吾仅报亲恩,如此作为自肺腑。赞曰:
古旌孝女竖牌坊,华夏淳风继世长。
当代吉莲无愧色,家供七老美名扬!
仙龙孝善广场联
◎冯泽尧
孝道常行,老人之老方臻大善;
仁心永驻,怜己之怜可得小成。
◎蔡有林
一
衣暖肴香,只算寻常敬意;
言轻色悦,可称难得孝心。
二
仙迹依稀,比比斑斓风物;
龙乡卓跞,家家孝善儿孙。
◎冯素兰
孝植心中,情载千秋彰德范;
善行天下,义辉百世仰贤良。
仙龙孝善之乡
龙羽大道牌坊联
◎冯泽尧
问道龙山,孝德铸魂擎日月;
牛门拜水,善风逐梦耀春秋。
张吉莲堂屋门联
◎郭万擀
孝善人家吉且顺;
菊莲心志洁而芳。
鹧鸪天·孝善赋
◎许秀德
癸卯亥月,时临仲冬。吾车随永川作协到孝善之乡——仙龙采风,见闻中国孝善模范张吉莲十七年如一日不离不弃赡养婆婆、叔父等4个智残老人,吾甚为感佩,特赋词咏赞。
一
岁半萱堂已登仙。阿婆叔父抚成年。
羔羊跪乳不忘本,返哺慈鸦偕老欢。
忠孝女,吉莲贤。十年赡养志犹坚。
爱心善举儿孙效,和美家风代代传。
二
从来百善孝为先。尊贤敬老代相传。
药汤奉母汉文帝,鹿乳萱椿郯子贤。
千古孝,看今天。巴渝大地一标杆。
十年返哺犹无悔,惟有仙龙张吉莲。
仙龙采风散记(二首)
◎付华明
仙龙镇孝善广场
跪乳羊羔感恩宠,牌铭孝善立仙龙。
弘扬仁义成时尚,忠孝家国世向荣。
中国好人张吉莲
粉店村姑张吉莲,好人榜里最仁贤。
助残帮弱扶孤寡,抚老安康度晚年。
粉店一朵莲
——致孝善大使张吉莲
◎海清涓
名字带莲,做的事比莲更莲
在仙龙遇见你,在粉店遇见你
我没有理由不肃然起敬
我没有理由不五体投地
牙牙学语,母亲撒手人寰
一朵风雨中飘摇的苦难莲
父亲酗酒。吉人天相
还好有奶奶和叔叔们为你遮风挡雨
花样年华,亲情爱情一样温暖
一朵亭亭玉立的温润莲
不肯远嫁。天公作美
上门女婿是你的如意郎君
而立之后,为了照顾年迈的亲人
一朵至真至诚的铿锵莲
毅然留守乡村
从照顾奶奶和父亲,到照顾公公婆婆和三位叔叔
两百多个月,以孝奉亲,至情至意
六千多个日夜,你是女儿,也是母亲
你是上天派来的孝善莲
知命之年的你,心生莲花的你,成为中国好人
感动的何止重庆
六号桥(外一首)
◎何丰建
八万七千多个工日
他们纯手工,打造了仙龙飞渡
上层走水,下层走人
四十多年,黑龙不动,匍匐在老庙子后方
守着日升月落,从暖红的冬水田里
升起谷米满仓的渴望
空中的桥心了无遮拦
御空而立,老去的匠人挥舞着砖刀
抬石的号子混和着嘈杂的声浪
渝昆高铁,打通人心中的淤塞
一条白龙从六号桥旁边穿过大雾
此夜,我常常听到知了躁动,蛙鼓轰响
张吉莲
二叔、三叔、幺叔、婆婆
你当孩子的时候,他们对你爱
他们七老八十的时候,你对他们亲
他们像你的孩子
二叔智弱,不会说话
不会表扬你
他总是红着脸
只顾抹眼泪
好得很,当年是她
把我从樊家老屋背过来的
多一个人,无非多一双碗筷
只要有我一口吃的,你不会饿着
粥、鸭蛋和咸菜端上了桌
山羊牵到河岸浅滩
从粉店买回一条草鱼
斑鸠常常咕咕,蛙声总是阵阵
十七年,同处一个屋檐
一万八千六百一十五餐
他们没有化为屋后的土
堂前的水和天上的云
一朵吉祥莲
◎张吉美
樊女婿说二爷的智商几乎为零
二爷说不来话
只会一个劲地抹眼泪
抹呀抹,老泪怎么也抹不完
为零的智商里,也许
他可感的生命中
只有侄女像菩萨一样的心肠
最开始三爷还比较冷静
他夸侄女
点点滴滴都是坚强、辛苦
和对他们的照顾任劳任怨
后来,他哽咽,语无伦次
双手合十胸前
一个劲地对莲作揖
幺爷布满皱纹的面部
始终带着虔诚
像朝圣者追逐那道佛光
佛光透射一个并非虚幻的观音
那观音面带微笑
手持盛满孝善的净瓶
二爷、三爷、幺爷一生未娶
是七老八十的孤寡老人
他们真有幸
上天送给他们了一朵吉祥的莲
仙龙飞渡槽的遐想
◎蔡东
仙龙双层飞渡槽,你跨越了55年的风刀雪剑,毅然耸立在人民的心间。那农业学大寨:“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可在脑海中盘旋?那七十年代吃苦耐劳的思想是否值得珍爱?
今天,这大兴水利建设的引水渡槽的石头上,深深的石缝,斑斑的苔藓,可深藏着父辈们心酸的泪点?
哦,那个时代,只有一个信念:跟党走,跟党干,再苦再累也心甘。
仙龙飞渡槽38.7米高度,可是仙龙人翻越贫穷的起点?500米长的渡槽,可是仙龙人振兴家园的起跑线?这不是,这只是仙龙人奋发图强与贫穷命运抗争的座标点。而今新时代,仙龙人正沿着仙龙飞渡槽延伸的远方,奔向小康的未来:用科技育苗,科技养蚕的理念,用现代化机械耕种良田熟地的智能化手段,必将让油菜花的艳丽、水稻花的清香,在这片开阔的小丘陵的沃土上洋溢灿烂,必将让柑橘飘香的果园技茂叶繁。
我们期盼着:
硕果累累枝间挂,
迎来春风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