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傅国涛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师、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最高人民法院特聘监督员。
在人社部去年7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上,傅国涛代表提出,“技能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应稳住广大基层技能人员这个庞大的基座。提高基层技能人员待遇是有效途径之一。应制定技能人员看得见、摸得到、够得着的制度与待遇,让他们有稳步前行的目标。”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落实,今年傅国涛代表再次提出《加快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建议。
今年,傅国涛被中国船舶集团聘为首席技师,这是技能型人才的“天花板”。中国船舶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傅国涛表示,提升关键重要件自主研发能力,是船舶发动机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过去,我们在舰船领域,有很多零部件需要海外进口,长期面临重要零部件核心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制造在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这一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傅国涛谈道,近年我国职教迅猛发展,涌现出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得奖的优秀选手,这类获奖选手平均年龄在20岁出头,获奖后进入职业院校任教,对职业教育的兴盛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要发挥好各类技能比赛获奖选手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他们掌握的前沿加工技术,另一方面要弥补他们对企业实际加工情况了解不足,传授技术过于单一的问题。解决这一困境,可通过校企合作,让职业院校的教师走出“象牙塔”,进入城市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以挂职锻炼、跟班进组等形式深入生产一线,与在岗职工深度交流、互通有无,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产品加工流程与方法。同时,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也可以到职校任教,实现优势互补,他们懂技术、有经验,也有丰富的理论,进入职教领域便可快速“上手”。因此,加快产教融合,意义重大。
傅国涛一直关注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去年,他在机械加工行业专门作了一项调研,在15家机械加工企业中,30岁以下职工的占比为17.6%,而70后占比高达60%。他担忧,若再过几年70后的员工退休后怎么办?因此,他在建议中提到,要加快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技能人才成为人人尊重的“明星”,打开入口,培养壮大青年技能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像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必须要振兴实体经济,要培养一大批心怀国之大者,爱岗敬业,甘愿为制造业奉献毕生心血的年轻人,一代接着一代干,要让这个庞大的人才基座更牢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