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胜利路街道探索推进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永川实践
  玉屏路社区“大党委”单位中国电信开展惠民活动。

  玉屏路社区党委与红旗小学党总支开展端午节活动。

  张家坡社区党委指导西城康郡业主代表会。

  萱花路社区开展青少年之家活动。

  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

  漫步在永川“母城”胜利路街道的街头巷尾,从斑驳的一砖一瓦中感受到历史的低语与岁月的沉淀。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老城区,胜利路街道辖区面积37.42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人,现有老旧小区493个,小区规模不等、点多面广、居住分散,人口复杂众多,基层治理的难度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街道的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创新超越,形成具有胜利路特色的基层治理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深化落实“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今年以来,胜利路街道按照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永川实践工作要求,结合小区实际问题和群众期许,形成“实施五项工程、探索六套经验、实现四重目标”的“564”工作思路,将116个物业管理单元划分为领先型、提升型、多元型、基础型4类分类推进,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分三年打表推进,阶梯式递进完成,助力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党建聚邻  为民服务“零距离” 

  “夏季高温,大家在家里用电用气一定要注意安全……”近日,胜利路街道萱花路社区“大党委”共建轮值单位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夏季“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居民们仔细翻看宣传册,学习得格外认真。

  这是胜利路街道进一步深化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做实社区“大党委”,推动邻里活动进小区入网格的一幕。今年,胜利路街道不断整合壮大治理力量,在6个社区全部组建社区“大党委”,71个委员单位成为小区(网格)治理“合伙人”,完善社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个性清单“四张清单”,落实“轮值制”,有序开展共建活动。

  “轮值制”是如何实施?“每月,社区‘大党委’会确定一个共建单位担任‘轮值主席’,负责共建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发挥共建单位作用,打造多元融合、协同联动的全域党建共同体,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胜利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忠茂表示,社区“大党委”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之事,真正将“清单”做实。

  为了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萱花路社区还率先探索“大党委”成员单位“轮值制+包联制”,推动共建单位由“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转变,成员单位不仅按季度担任“轮值主席”,负责共建活动,还会下沉小区包网格到户,划好“责任田”,以“双链需求”+“双向需要”精准服务,发挥“大党委”作用1+1>2的聚合效应,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居民自治  破解基层管理难题 

  走进渝西西段小区,路面干净平整,车辆停放有序,居民悠闲地漫步在街上……一幅百姓和乐的“安居图”呈现在眼前。

  但是,过去这里却是老城最为脏乱的小区之一。由于小区楼栋楼龄较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加上缺少管理,这里曾经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私家车也随意停放……在老旧小区,总是有些共性的“老旧”问题。

  这时候,积极发挥社区居民主观能动性成为解开难题的“良方”。近年来,胜利路街道在各个社区推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议事协商、社会协同,实现共商共治,让居民们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老旧小区治理焕发新面貌。

  在张家坡社区党委的引领下,渝西西段小区在2022年成立居民自治管理小组,规范小区日常管理,完善协商沟通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工作开展至今,整个小区焕然一新。而今年的“邻里永望”行动启动以来,渝西西段小区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以“爱心社区”为主线,以“近邻党建”为抓手,探索“六自六化”治理模式,调整专职网格员李春梅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启动实施全区首创物业管理区域“开转封”改造,筹备实施业委会选举,小区业主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为老旧小区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面对无物业小区的治理难题,胜利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抓“自治”这一切入点,以“邻里”关系为抓手,致力于以居民身边的小变化带动邻里关系大融合,使小区从无人管到有人管,再到人人管,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居民内生动力,探索出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长期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自我造血  强社惠民出新招 

  “火电新苑”小区位于胜利路街道萱花路社区,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有150多户居民。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有了专门的物业服务站管理,脏乱差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萱花路社区成立社区物业服务站,并成立相应党支部,对无业委会、无大修基金的老旧小区,通过“党建+区域化”形成片区物业兜底管理,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做好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及秩序的维护与管理,并不断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实行菜单式服务。截至目前,该服务站已覆盖辖区所有无物业小区。

  今年4月,萱花路社区在原有“社区物业服务站”基础上,整合老社区用房空间1200平方米,注册成立萱花路社区云邻家智慧生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城市社区精准服务的创新做法,开展公益项目孵化,以“公益+商业运营”按需制定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实现“惠民便民+自我造血”。

  作为全区首家强社公司,怎样才能推动惠民和强社同步发力?“我们与区人民医院、培训教育机构、医药公司等11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开展物业服务站、社区食堂、家政服务、托育服务等项目实现增收,再用收入的资金反哺居民,为社区提升设施、开展活动、提供服务。”萱花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景红说,以医疗服务为例,社区会定时定点邀请区内知名老中医前来坐诊,居民在此看病直接免去了医院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只需承担药费,就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诊疗服务。

  一直以来,胜利路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成果居民共享、盈利惠民反哺的经营理念,成立“强社公司”“强村公司”,充分运用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建等机制,打造惠民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增强村(社区)发展内生动力。除了萱花路社区外,永钢村成立竹兴农村综合服务社壮大村集体经济;胜利路、张家坡社区以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方式做强社区物业服务站,萱花路、张家坡社区因地制宜在华滨小区打造夜市、探花庭院建立潮汐摊区,走出了一条“自造血、自运转”的生存之道,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以文化人  实现从“陌邻”到“暖邻” 

  依托城市更新项目,胜利路街道深入挖掘彰显社区文化,建设石油人、邮电社区博物馆、法治微客厅、爱心驿站等,正在建设红江记忆、石油物勘博物馆。近日,在邮电社区博物馆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从最初的烽火传信到现代的5G技术,孩子们体会到了通讯科技的变革发展。

  据了解,邮电小区是开放式老旧小区,在对其改造时,胜利路街道结合小区历史、利用小区闲置边角地,建设了人民邮电社区博物馆,人民邮电社区博物馆设置有三个展厅及多面文化墙,是一个以邮电为主题的露天社区博物馆。博物馆除了有邮票、电话、手机、发报机等展品外,还分区介绍了中国古代驿路邮史、重庆地方邮电史、永川邮电历史沿革等,以此让历史说话,激发居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不断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文化聚邻,服务聚心。街道还坚持以文化人,不断发挥社区“大党委”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别具特色的文化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敦亲睦邻、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

  从张家坡社区的六一亲子活动,到玉屏路社区的端午节包粽子大赛;从文曲路社区的爱眼健康讲座,到萱花路社区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胜利路街道紧紧抓住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在积极参与中尽情享受文化的乐趣,深切感受邻里的温情,传递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达到邻里和、邻里情、邻里乐的氛围。

  下一步,胜利路街道将继续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龙头作用,凝聚工作合力“最大化”、推动共驻共建“常态化”、推行便民服务“精细化”,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效,为探索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永川实践贡献胜利路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胜利路街道探索推进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永川实践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