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报讯(记者 陈钰铃)“我们会把这些水稻桩带回站内,进一步分析螟虫分化情况。”近日,合川区植保植检站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肖家镇新学村,通过田间踏查、秸秆剥查、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调查水稻越冬螟虫残留基数、发育进度,下好“先手棋”,为来年病虫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打下坚实基础。
水稻螟虫俗称水稻钻心虫,利用稻桩越冬,翌年幼虫蛀入稻茎取食造成枯心、枯鞘和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合川区是农业大区,水稻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水稻螟虫防治十分必要。”为此,合川区植保植检站从11月中旬开始,陆续组织工作人员前往龙市、云门、钱塘、大石等镇街,开展水稻越冬螟虫基数况调查,目前已走访调查7个镇街。
“调查完成后,我们将根据样本虫口基数,分析明年全区水稻螟虫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并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意见,指导各镇街完成水稻螟虫统防统治。”合川区植保植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监测、提前预警、科学防控,近年来,合川区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9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