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泸县:“双稻双虾”富百姓

  泸州日报讯(记者 曾 臻)12月14日一大早,泸县海牧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大伦接到山东青岛老客户打来的电话,对方预定35万公斤早虾,要求2025年2月1日发货。接完电话,高大伦来到泸县玄滩镇新山村稻虾养殖基地,忙着和工人一起管护早虾。

  泸县地处川南,年平均气温为18.1℃,一年四季都可捕捞小龙虾。特别是在春节前后至4月,当其他地方的小龙虾不能捕捞时,泸县的小龙虾刚好错峰上市,成为了市场上的稀缺货。根据这一气候条件,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泸县编制早虾产业集群发展、巴蜀鱼米之乡泸县示范区建设等规划,打造三个稻虾种养产业组团,整合资金推动“双稻双虾”(“双稻”即中稻+再生稻、“双虾”即大头虾+小龙虾)产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稻虾种养经营主体,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双稻双虾”特色种养模式。

  目前,泸县的“双稻双虾”产业初具规模,稻虾种植养殖技术也逐渐成熟,一条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新路子正全面推动“巴蜀鱼米之乡”建设。2024年,泸县中稻和再生稻亩产水稻平均约650公斤,大头虾和小龙虾一年亩产量约150公斤,大幅度提高了稻田的产出。

  一虾“动”,三产活。如今在泸县玄滩镇,有一条长12公里的稻虾产业环线成为热门“打卡点”。泸县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郑盛霞介绍,今年国庆假期,玄滩镇钓虾基地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慕名而来,基地里人头攒动,镇上的大小餐馆游客满座。

  2018年,一直在外打工的玄滩镇石鹅村村民林飞回到家中,选择了发展稻虾产业,今年他家的水稻收成有600余公斤,大头虾、小龙虾产量近250公斤。“去外地打工虽然收入高,但是离乡背井,无法照顾家庭,回乡进行稻虾种植养殖,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真的是两全其美。”林飞说道。

  2024年,泸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7万亩,小龙虾产量1.4万吨,排名全省第一,预计稻虾产业总产值可达18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广角镜
自贡至永川高速公路自贡段全线开建
泸县:“双稻双虾”富百姓
全线重点桥梁开始安装斜拉索
资阳小伙王俊杰全国皮划艇赛再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