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建设试点”是重庆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之一。目前,首批24个“渝好空间”已全部建成投用。“渝好空间”已开展特色服务1650余场,服务妇女儿童6.3万人次(其中妇女3万人次、儿童3.3万人次)。第二批24个项目点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渝好空间”是什么?它将如何服务妇女儿童?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妇联相关负责人。
问:“渝好空间”有哪些特色服务?
答:作为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区域服务综合体,“渝好空间”融入“一校两家四站”(即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妇女儿童维权站、巾帼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站)功能,集成“儿童友好、妇女友好、家庭友好”,着力打造“十分钟生活半径”内的妇女儿童“友好生态圈”。
相较于其他场地,“渝好空间”从“小空间、高集成、大民生”三个维度,围绕“儿童友好、妇女友好、家庭友好”,针对性开展“好娃托管、好梦童年、好爱育苗、好业工坊、好品集市、好姐家政、好育课堂、好家守护、好邻互助”等九好服务,打造“渝好坝坝茶”“一杯好咖啡”“临工帮帮团”“午间集市”等反哺造血的特色服务品牌。
问:妇女儿童在“渝好空间”可以参与什么样的活动?
答:妇女儿童在“渝好空间”可以接受维权服务咨询、心理关爱帮扶、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指导、亲子共读、托管托育、就业创业帮扶等服务。
问:“渝好空间”的运营模式如何?
答:“渝好空间”在日常运营中立足“精准、专业、常态、长效”,广泛链接社会资源、专业力量和志愿服务,通过“公益服务+低偿收费”等多元运行方式,引入第三方非营利性机构参与空间的运营管理,推动阵地自身“造血”。
同时,创新市级统一配送、区县配套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推动50个妇联执委工作室与“渝好空间”牵手对接,市妇联直属事业单位“渝好协同”“渝好童年”等项目,走进“渝好空间”送服务,保障空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问:下一步,重庆将如何更好地打造“渝好空间”,服务更多妇女儿童?
答:接下来,市妇联将在项目提质扩面上着力,实施第二批项目,孵化第三批项目点,出台“渝好空间”星级评定办法,对项目点开展星级评定,进一步推动空间运行规范化、特色化和可持续化。
完善空间建设导则,出台空间服务标准,指导各项目点积极推动“渝好空间”提档升级,让服务场景更契合群众需求,服务供给更便捷普惠,服务内容更专业规范,服务空间更集约友好,让妇女儿童从空间服务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铌紫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