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基金出资 闲置地变身停车场
九龙街道首个慈善便民停车场开业
  闲置地块整改后成为便民停车场。 (受访单位供图)

  “以前这里是垃圾乱堆乱放,环境比较差,现在被改造成停车场,环境变好了,孩子回家停车也方便多了。”看着家门口新改造的便民停车场,九龙街道马王社区新四村居民黄定英竖起了大拇指。

  1月16日,九龙街道首个“慈善便民停车场”——马王四村慈善公益便民停车场正式营业。

  慈善公益停车场  每小时收费2元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历史原因,马王四村路旁有一片闲置地。因长期无人管理,该空地高低不平,杂草丛生,臭水乱流,有人在这里种菜,有人在这里乱倒建筑垃圾,乱停乱放非常严重,经常发生纠纷,不仅影响周边环境,还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经多方不懈努力与社区积极探索,如今,这块闲置地已被改建为19个停车位的慈善公益停车场。

  “这个停车场,与其他停车场有着本质的区别。”九龙街道马王社区党委书记陈涵介绍,首先,它体现的是公益属性,由街道龙基金全额出资修建而成,费用来自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捐赠;其次,它体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属性,这个停车场的收费价格不超过周边停车场的市场价。

  目前,该停车场按照2元/小时收费,12小时内8元/次,24小时内15元/次。

  多方合力  让停车场建起来

  九龙街道马王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停车难、难停车”一直困扰着周边群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街道社区多次跑相关部门摸排这块闲置地块的情况,并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建设“慈善公益停车场”的想法应运而生。

  最后,从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综合考量出发,由社区联合街道牵头、街道龙基金出资推进项目实施,新建占地458平方米的智慧停车场。

  “结合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社区5次举行现场会,20余次协调,讲述建设‘慈善公益停车场’的思路与倡议。”马王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令人激动的是,我们得到很多居民和附近商家的理解和支持。”

  该停车场由九龙街道城市管理岗牵头,社区作为业主方属地现场管理,街道龙基金给予资金、宣传的支持,社区还成立6人停车场工作小组。历时3个月,改造堵塞下水道、荒地硬化、拆除围墙、处理违建,办理了营业执照、完善价格审核等一系列手续。2025年1月,原来的闲置地成功变身为一个宽敞整洁的便民慈善停车场。

  据介绍,经过多方努力,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去年,林堰路共增加了74个停车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压力,改善了马王片区部分区域停车环境。

  创新公益模式  慈善成果共享

  九龙街道希望在辖区推广马王社区“街道牵头+社区属地+第三方管理”的慈善公益停车场模式,破解老旧居民小区停车难题。

  “这是一次‘益’路探索。”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慈善公益停车场,广泛征求周边居民意见,由龙基金出资,实现居民“所需”和慈善公益“所能”有效对接,停车场收取的停车费,除了支付管理人员工资,余款会作为社区公益基金。不仅解决了停车难问题,还可以增加社区的造血功能,扩容社区公益基金池,让社区有更加充足的资金服务辖区群众,实现爱的传递和循环。

  近年来,九龙街道开启了探索,专门成立了“龙基金”,梳理了13项筹款方式,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置换服务、爱心商家消费助捐、上线筹款项目等方式,鼓励市民和企业积极探索慈善捐赠新模式,营造浓厚的慈善公益氛围,同时加强社区造血功能,慈善公益停车场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将闲置空地改造成慈善便民停车场,既达到了低成本盘活用地的目的,也美化了周边环境,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这是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种模式,街道社区会有更多的慈善便民停车场,龙基金取之于民众的爱心,用之于民生公益项目,同时把街道龙基金‘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人人享受慈善’的慈善理念传播到更多人的心中。”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九龙报记者 邬 姜      据《九龙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龙基金出资 闲置地变身停车场~~~
完善攻坚机制 加强污染天气应对~~~
单柜物流成本降低40%~~~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新永川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广角镜
九龙街道首个慈善便民停车场开业
渝北全力以赴守护蓝天白云
中老班列助力进口中药材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