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日报讯(记者 成 蓉 杜 浩)“老张,你上面挖得怎么样了?”“快挖完了。”“挖完就下来,下面发得多得很。”3月31日,在綦江区东溪镇新石村雷竹种植基地里,记者未见挖笋人,便从“隔空喊话”中感受到了挖笋的热闹场景。
环顾四周,一棵棵葱郁的雷竹分布在山腰上、山谷里,与周围的绿植浑然而成,又从中点缀出独特的魅力。竹林之下,厚厚的落叶挡不住新笋的生发,争相冒出脑袋与春打招呼。
“出土15至20厘米的最合适。”“锄头放平,要挖根部。”挖笋的季节,划破宁静的不仅是笋子的生长,还有挖笋人忙碌的身影。只见村民们背起背篓,拿起锄头,一边前行一边迅速锁定笋子的位置,精准有力地将其挖出并放进背篓里。
一背篓又一背篓的新鲜竹笋倒进皮卡车后,负责运输的人立即将笋子运回村办公室进行分装。“目前我们已经接了2万斤的订单了,最近都在忙着出货。”新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忠骏介绍,6年前,通过退耕还林发展的1700亩雷竹,今年有800亩进入丰产期,预计产量8万斤,产值400万元左右。
发展雷竹特色产业是新石村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为了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新石村采用“业主+村民+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助推产业做大做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以土地入股,赚钱了就能分红,再加上挖笋这段时间做工,以及平时参与竹林管护,一年下来能收入1万元左右。”今年70岁的张宗明说,自己这把岁数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很不错。
“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定能将产业发展好。”李忠骏说,下一步,新石村将开发烘干笋、泡笋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赋能乡村振兴。
据《綦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