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用爱点亮“星星”的世界

  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张梓睿(化名),来,看我的手指,跟我说‘1’,说完就敲一下小鼓。”4月1日,永川区集嫒医院(永川区儿童医院)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中心的一间训练室里,有5个小朋友,在两名老师、1名实习生的陪同下,进行着康复治疗训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这些患儿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今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中国主题宣传口号是“以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国家补贴帮助康复训练

  据该院党总支委员何燕介绍,该院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成立于2017年。建立之初,邀请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专家前来指导,建成了集嫒医院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拥有康复师、早教老师、特教老师等10余人,康复训练室10余间。其中有自闭症康复训练师7名,设置了社交课、感统课、认知课等近10门,现已建成重庆市3A级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

  据永川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川自2017年开始对孤独症小朋友康复训练进行补贴,主要有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永川区集嫒医院两个孤独症康复训练定点服务机构。今年,有38个0—6岁孤独症小朋友进入康复训练项目,他们每人可以享受一年2万元标准的康复训练补贴。另外,目前的政策是7—14岁的孤独症小朋友需要持残疾人证,同时为民政部门或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经济困难对象,还可以享受一年1万元标准的康复训练补贴。

  康复训练贵在坚持

  8年来,该院已为500余名自闭症患儿开展康复训练,至去年已有71名孩子背上书包圆了上学梦。其他的康复训练患儿,自闭倾向都有所缓解。

  何燕说,现在每天区集嫒医院康复训练的有50余名患儿,他们每天上午、下午进行康复训练。众所周知,自闭症严重的患者,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大人一直照顾,难以实现其人生价值;有的自闭症患者还具有攻击性,可能危害周围人,但他们可能在某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对此,区集嫒医院在常规儿童保健中,增加了自闭症筛查项目,就是希望将关口前移,早发现、早干预,早期治疗康复几率也很大。

  该院在康复训练中注重了“个性+团体”相结合,提升康复训练效果。如团体的教育,促进发音;长期的持续,中心每月举行一次家长课,教会家长康复训练的办法和技巧,所以,充满爱心的坚持和长久的康复训练必不可少。

  未来探索体系化康复路径

  “对于自闭症患儿,目前医学界还没有非常系统的‘临床路径’,也没有标准的康复指南。”何燕说,他们正在努力探索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康复路径,希望形成体系化的有效方案,使康复训练效果更好、更持久,努力让更多孩子回归社会。

  “现在,国家重视自闭症患儿的康复,希望家长加强认识,凡是自闭症患儿,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何燕说,用好国家政策,早干预早康复,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永川:用爱点亮“星星”的世界
点亮心灵 关爱“星”宝
自主教育润无声 文明花开满校园
创新劳动实践课赋能“五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