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尤其是养成教育,如同春夜喜雨,悄无声息却能滋养万物。今年来,永川区来苏小学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以“做自己的主人”为理念,用“自主梳妆” 德育品牌,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
梳妆启智,铸魂育人。该校党支部创新打造“自主梳妆”德育工程,通过“三梳妆”实践体系让文明之花悄然绽放。清晨的 “妆形课堂”上,红领巾监督岗的小干部们认真检查着同学们的仪容仪表,整齐的校服、干净的指甲、规范的队礼,构成了校园最亮丽的风景线。午休时分,“妆行银行”里热闹非凡,学生们用文明行为积分兑换着“自主小明星”徽章,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美德在这里蔚然成风。每月的“妆心茶话会”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成长感悟,心理健康教师用沙盘游戏引导他们树立阳光心态。
五育融合,赋能成长。该校党支部将养成教育深度融入“自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起 ”读、美、健、雅、创” 五大育人支柱。课后服务的25个兴趣班中,书法教室里墨香四溢,孩子们临摹《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篮球场上龙腾虎跃;科技实验室里,“编程小达人”们用代码绘制文明公约动画。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发“东坡文化探究”课程,学生们通过情景剧再现苏轼的清廉故事,让廉洁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为破解专业教师不足难题,党支部创新实施“双师课堂”模式。3年来,学校开发《苏妆台文化探究》等5门校本课程,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提升了综合素养。
协同育苗,共筑文明。该校党支部牵头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通过“三心工程”凝聚育人合力。共育之心:每月的“家长开放日”上,家长们走进课堂参与“文明习惯养成”主题班会,亲身感受孩子的成长变化。传承之心:“好家风故事会” 活动中,党员家庭带头分享 “诚信”“ 勤俭 ”等家风故事,带动全校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共建之心:学校与社区联合开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宣传演出活动,学生们用舞蹈、小品、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垃圾分类文明新时尚,辐射带动周边居民共同参与。这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成效显著,学校满意度连续三年达99.5%以上,学校自主培育的“自主梳妆”获评永川区第二届中小学德育品牌。
党建领航,文明永续。该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养成教育与“红岩党员示范岗”创建深度融合。党员教师带头认领“文明班级责任区”,通过“一带一”结对帮扶,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今的来苏小学,处处涌动着文明暖流:走廊里轻声细语的问候,操场上主动弯腰的身影,教室里专注求知的眼神,共同诠释着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