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铸魂强体魄 红色引擎育幼苗
——板桥幼儿园探索“党建+体育”特色育人模式
  幼儿开展体育运动。

  渝西都市报通讯员 袁姁 文/图

  在“体教融合”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基层幼儿园专业体育师资短缺难题?永川区板桥幼儿园创新推出“党建+体育”特色育人模式,通过党员教师带头实践、整合多方资源等方式,破解幼儿园体育专业师资不足难题,为幼儿健康成长注入红色动能。

  党建引领破难题 先锋小组显担当

  4月9日,在板桥幼儿园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体能大循环线路活动”正在进行。大班孩子们化身“小红军”,在党员教师精心设计的“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穿越封锁线”等关卡中攀爬跳跃。据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这种活动每周开展三次,已累计开发10余个主题游戏场景。

  破解基层幼儿园体育教育困局,党建引领成为关键突破口。面对幼儿园缺乏专职体育教师的现实困境,板桥幼儿园党支部成立“体能提升先锋小组”,通过“自主设计+专业赋能”双轨并行破解难题。党员教师罗福英、靳静、盛书毅等牵头划分“基础体能”“趣味挑战”“团队协作”三大模块,利用垫子、锥形桶、梯子、轮胎等低成本器材,自主研发“飞夺泸定桥”“翻山越岭”“巧渡金沙江”等红色主题户外体能循环线路。每周一、三开展1小时体育游戏活动,每日1节体育课,周五则由外聘专业教师进行足球、篮球等专项训练,形成“党员主导、专业支撑、全员参与”的体育教育体系。

  课程创新传基因 红色精神润童心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勇敢,翻过‘雪山’、跨过‘草地’!”在党员教师设计的“重走长征路”体能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攀爬、平衡、协作完成挑战,既锻炼了身体,又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

  “每个游戏场景都是微型思政课。”党员教师罗福英展示着由轮胎、木梯改造的“泸定桥”教具。在“重走长征路”等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完成体能训练的同时,还在教师引导下了解革命故事。该园红色主题体育课程覆盖率达100%,幼儿体质得到提升。

  板桥幼儿园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体育游戏活动,通过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运动中感悟红色精神。此外,针对雨天等特殊情况,党员教师利用教室桌椅搭建“攀爬城堡”,开展室内障碍赛,确保体能训练全天候覆盖。

  多元协同育新人 品牌效应促发展

  板桥幼儿园构建的“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成效显著:家长志愿者深度参与亲子运动会,与辖区小学共建幼小体育衔接课程。党员教师利用体育测试小程序,实现运动数据云端管理,生成个性化成长报告百余份。

  “我们将继续深化体育品牌建设,引入AI技术再现历史场景。”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该园创新探索形成的“红色体育资源库”已收录教案上百篇、游戏案例10余个,为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公益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培养红色菁英人才
北师大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教授团队公益演讲走进文理附中
党建铸魂强体魄 红色引擎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