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文/图
在永川区经济发展的脉搏中,电力如同流动的血液,国网永川供电公司高压客户服务经理李培林,正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之一。从事客户服务工作7年,他用专业与真诚架起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连心桥”,被客户亲切地称为“电保姆”。
专业筑基:从“技术尖兵”到“服务能手”
高压客户服务涉及复杂的电力技术、政策法规和应急协调,李培林从一名用电检查工起步,凭借刻苦钻研成长为业务骨干。他参与编写的《高压用电套餐服务手册》,将晦涩难懂的电力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表,帮助20余家高压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快速确定用电方案。
2024年,某新能源汽车配件企业扩建厂房时遭遇用电容量不足问题。李培林立即带队了解企业具体情况,优化供电方案,最终通过“临时变压器租赁+线路改造”的组合策略,为企业节省成本30万元,确保项目提前投产。“李经理的方案既专业又灵活,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创新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面对高压客户分布广、需求多元的特点,张华推动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他针对不同行业特性,根据用采系统电量数据分析,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对于连续生产的化工企业,重点优化功率因数补偿;对间歇性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则强化需量控制。2024年针对基本电费单价超高企业发放《降低用电成本建议书》,已为36家企业提供定制化降费路径。
他还创新推出“1+1+N”服务机制:1名电力管家联合1名园区企服管家对接企业,围绕企业“签约—办电—用电”三个阶段,创新客户用电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举措。政企协同大大提升了接电服务质效,实现汽摩产业园、雅迪学院、京昆高铁配电站等7个重点关注项目“插座式”接电。
初心如磐:24小时在线的“电力120”
“高压客户无小事,一个电话就是一道命令。”李培林的手机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2024年夏天,永川遭遇罕见连晴高温,一家企业突发线路故障。深夜11点接到企业电话后,他立即赶赴现场,指导企业组织抢修,在40℃的高温下连续工作6小时恢复供电。“看到企业车间的灯重新亮起,所有的疲惫都值了。”李培林说。
在同事眼中,他是“行走的电力百科全书”;在客户心里,他是值得信赖的“自家人”。李培林用心服务永川凤凰湖产业园的每一家企业,用责任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正如他常说的:“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服务,更是送一份安心。”
后记
截至2024年,永川“获得电力”评价连续三年位居重庆市前列,这背后是无数个“李培林”的默默付出。他们以电为媒,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新时代电力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