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水虾王”落户泸州 四季供应成现实

  泸州日报讯(张 红 记者 张 婷)8月22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村与黄舣镇王河村交界处的稻虾水产种植养殖基地一派热闹景象——肥美罗氏沼虾开始起网上市,高大的生态巨型稻迎来收割,田埂上围满了好奇的村民,育苗车间成了孩子们欢乐的钓虾游乐园……这个由广西诚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通过科学统筹推进,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用、当年收获的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约800万元,占地260亩,于今年3月动工,主要开展罗氏沼虾育苗与繁育,重点攻克冬季养殖难题。凭借创新的恒温养殖技术,素有“淡水虾王”美誉的罗氏沼虾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将彻底改变四川地区冬季“一虾难求”的市场局面。

  如何尽快实现“鱼虾肥、稻米香”,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分水岭镇副镇长伍慈介绍,镇党委、政府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模式,坚持项目专班靠前服务、问题专门会商解决、产业专业政策指导,使项目建设与生产运营高效同步推进。眼下,巨人稻和罗氏沼虾喜获双丰收,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丰收现场,基地负责人袁双江穿梭于稻田和虾池之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年初投放的400万尾虾苗,预计可收获成品虾6万公斤左右。当前市场价格每公斤在90至130元之间,效益十分可观。”更值得期待的是,基地创新的恒温技术不仅用于春季育苗、繁殖,还可用于成品虾周转贮存,冬季则将成品虾转移至育苗池恒温越冬,能保障周边市场在寒冬时节也有价格“接地气”的本地活虾稳定供应。

  目前,该基地的科研检疫楼、设施用房正在全力推进建设。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江阳区最大的稻虾生产基地,既可实现虾苗本地化供应,扭转长期依赖沿海引种的局面,还能依托科学越冬与错峰销售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这种“稻虾共舞”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罗氏沼虾实现四季供应、打破四川冬季无本地活虾的困境,更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立体种养,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都市汇
   第09版:双城记
   第10版:一江碧水向东流
   第11版:一江碧水向东流
   第12版:公益
广安将进入成都“一小时交通圈”
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行李配送服务正式上线
“淡水虾王”落户泸州 四季供应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