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趴睡”时代:一纸国标背后的温度

  悦 兮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起正式实施。这一看似细微的标准制定,实则折射出教育理念与国家治理中日益凸显的“人性化”转向。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午休问题往往被忽视。趴在桌上、蜷在椅中,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而新标准首次从人体工学、材料耐用性、使用安全性等多维度,对课桌椅的设计与生产提出系统要求。它不仅是产品的技术规范,更是一份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深切关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体现出“功能融合”的现代设计思维。同一套桌椅,既要满足上课时的坐姿标准,又要实现午休时的躺卧舒适。这种“一物多用”的理念,既节约空间与资源,也符合“双减”背景下教育设施提质增效的要求。而从材料抗老化、结构承重到出厂检验,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更体现出标准制定的严谨性与前瞻性。

  更重要的是,这项国家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公共政策制定正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从粗放走向精细。它回应的是家长长期担忧的孩子睡眠问题,关注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感。这类“微标准”的建立,往往比宏大的口号更能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治理水平。

  一张课桌,关乎一代人的体态与健康;一项标准,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对孩子成长环境的重视。当教育关怀落地为具体的技术参数,当国家标准充满温暖的细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张能躺平的椅子,更是一个愿意弯下腰来倾听儿童需求的社会。

  期待这类“小而实”的标准越来越多,让政策善意真正成为孩子日常中的舒适与安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思想苑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走,去永川吃水厂鲫鱼!”
永川区启动“久久公益节”活动
告别“趴睡”时代:一纸国标背后的温度
铭记历史 致敬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