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放飞希望,乐此不疲。刘胜男是一名“90后”,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是松溉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虽然投身乡村教育只有5年,但她已把深爱教育的“根”深深扎在了松溉镇,为乡村的孩子传授知识、奉献爱心。
自2016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刘胜男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乡村的教育事业中,用爱心去培养乡村的孩子们:课堂外,她是大姐姐,经常同学生们一起玩耍嬉戏;教室里,她是严师,从学生们挺拔的坐姿、铿锵的书声中,能感受到她的严格要求。她是学生们最特别的亲人,她的爱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刘胜男的课堂常常是严肃而活泼的。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呢……在讲台上,学生振振有词地讲述。这是刘胜男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先给老师讲,老师再给学生讲的“互讲”方式,让学生从实际体验出发,真正掌握知识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刘胜男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培训,主动向同事、名师学习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我们要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学生陈周良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她说,“刘老师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以前我常常考试不及格,她没有看不起我,每天给我补基础知识,教我如何答题,还送我礼物,所以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和她一样的人。”
作为班主任,刘胜男把爱与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雷锋日”,她要求学生主动做一件好事写成日记在班内传阅;“重阳节”,她和学生带上礼物和清洁用具,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们做清洁,表演节目逗他们开心;“保护母亲河”活动中,她带着学生去拾垃圾……每当重大节日来临或学校组织主题活动,她都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与此同时,刘胜男提出“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开学之初,刘胜男利用班会课,让全班同学对班规进行投票,共同制定出大家都相对满意的班规,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
“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班级管理,她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松溉小学校长龚恩洪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是学校安排的工作,她总是欣然接受,勇挑重担,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未来,我将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孩子去勇敢逐梦。”刘胜男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园地里勤奋耕耘,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