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记者来到铜梁区福果镇三多村一黑鸡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张大春正在察看黑鸡鸡苗的生长情况。只见一群群毛色光亮的小鸡争先恐后地觅食,叽叽喳喳欢奏着动听的乐章。
“这些鸡苗都是特牧公司提供的,由我们与公司合作代养。这一批鸡苗大概有两万只,待长大之后将全部由特牧公司回收,销路完全不用愁。”张大春说,目前,基地每年可以养3批鸡。除去成本开支,一批鸡可以赚五六万块钱,一年下来有10多万块钱的收入。
近年来,作为铜梁黑鸡养殖的主产地之一,福果镇认真贯彻落实铜梁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把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引进市级龙头企业重庆特牧公司落户三多村,发展黑鸡特色养殖产业,更好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产业中,三多村积极动员养殖户与公司合作。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由农户代养,再由公司进行统一回购销售,让小小黑鸡逐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从提供黑鸡种苗,到配送饲料,再到技术指导,都是由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重庆特牧公司负责人刘学勇介绍,黑鸡成熟后,公司还将按照保底利润2元/只的价格,优先收购村里养殖户代养的黑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黑鸡的品质,也保证了养殖户的收入,降低他们的养殖风险。
“去年,我养了1万多只黑鸡,净赚了5万多块钱。今年我又加大了养殖量,争取多些收入。”三多村村民安远超高兴地说。
据福果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颜安介绍,像张大春、安远超这样的代养户,在福果镇大约有10家,年出栏铜梁黑鸡约23万羽。随着铜梁黑鸡的名气越来越大,今年有更多的代养户加入进来,预计2023年出栏将达30万羽。“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铜梁黑鸡种原场落地准备工作,预计到2024年将建成标准的铜梁黑鸡种原场。届时,将带动更多的养户增收致富。”颜安说道。
铜梁黑鸡养殖历史悠久。铜梁黑鸡具有体型较大,体格硕健、羽毛黝黑光亮,适应性强、长势快,肉质细嫩滋糯、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在福果、虎峰、少云等10余个镇街均有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1年,铜梁区畜牧业发展中心在开展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把具有特质的铜梁黑鸡列为本地优质鸡种。区里因势利导,将黑鸡产业列为“龙乡水土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主推项目之一,全力打造集“育种孵化、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规划到2025年将实现铜梁黑鸡年出栏2000万羽,到2030年实现年出栏5000万羽。
在位于南城街道巴岳村的特牧公司孵化车间,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几台智能孵化设备正在孵化鸡苗,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胚胎发育情况。经过21天后,这些小鸡将破壳而出。
“前几天,最后一批鸡苗销售完了。现正孵化60万个鸡蛋,按照21天一个周期循环出栏。”刘学勇介绍,鸡苗经过逐一防疫后将被送到各养殖基地饲养,长成后又被送到各地销售。目前,特牧公司在全区有4个养殖基地,分布在南城、福果、少云、高楼等地,发展代养户50余家,年存栏60万羽,年出栏达200万羽。
“近年来,作为铜梁黑鸡的本土养殖企业,在铜梁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行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正加速成长为集‘育种孵化、规模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肉鸡全产业链企业。”刘学勇说,目前,公司投入资金825万元,在高楼镇建设拥有原种鸡1000套的标准化、智能化原种鸡场,并与区级国有企业合作,投资2000万元在少云镇少云村建设100亩的高标准智能养殖小区,预计将在年内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出栏铜梁黑鸡100万羽。计划到2025年,公司将在全区建成6个高标准智能化养殖小区,预计铜梁黑鸡年出栏量将达1000万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积极发展食品深加工,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并采取‘公司+集体+技术单位+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真正把铜梁黑鸡变成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刘学勇信心满满地说。
铜梁黑鸡声名鹊起,也悄悄“飞”上了百姓的餐桌。在铜梁不少餐馆酒楼,开发出的以黑鸡为主要食材的美味佳肴摆上了餐桌。食客在唇齿留香间,津津有味谈论着黑鸡肉质紧实、汤味鲜美的感受,感叹物有所值名不虚传。
据铜梁区商务委主任刘紫耀介绍,铜梁区正在申报“铜梁黑鸡”地方资源品种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将继续加大力度对黑鸡开展养殖溯源,构建品种选育、技术支撑、标准化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冷藏、产销对接的全产业链布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此外,还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铜梁黑鸡美食文化节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铜梁黑鸡”品牌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不仅要让铜梁黑鸡进餐馆、上餐桌,还要让它走进超市菜场、飞入万千百姓家。小小黑鸡正大力助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铜梁报记者 熊亚 据《铜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