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发展和民生 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仙龙镇双星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智慧育秧工厂内,村民正在育种辣椒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文/图

  冬天本来是萧条的季节,但在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柑橘挂满枝头已渐成熟,稻鱼基地的鱼虾肥美,智慧育秧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育秧盘里播种,新落成的绢花手工作坊里妇女们正在制作绢花,实施的“千万工程”已接近尾声,老人们在村民驿站享受着方便实惠的美食……这是记者12月7日在该村看到的场景。

  仙龙镇双星村聚焦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效。

  聚焦“一老一小”解民生难题

  在双星村稻鱼稻虾基地,一条2.5米宽的休闲步道直连智慧育秧工厂,这里也成了附近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地。在休闲步道边上,有一栋两层红砖墙民房,经村里修葺一新改建成了“村民驿站”。

  这个驿站,一头连着村民幸福,一头挑起了敬老扶幼的社会责任。

  今年9月,双星村党总支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土地宜机化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村子里各种产业发展提速,人们从过去单家独户的耕作模式中解放出来,成为就近打工的新农人。然而,人们务工后,家里的老人小孩却得不到很好照顾,尤其中午“伙食”问题成了一大困扰。为帮助群众解决这一难题,村里把这座闲置农房租赁下来,投入资金改建成了村民驿站。

  村民驿站自今年10月投入运营以来,除了解决老人小孩的“伙食”问题外,打工群众的“伙食”也得到解决。此外,它还是村民们的“精神驿站”,这里有图书室、棋牌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全村各种文体活动都融于其中,深受群众喜爱。

  聚焦产业发展促收入增长

  走进双星村智慧育秧工厂,村民们正在育种辣椒、南瓜、莴笋、小葱,他们动作娴熟,将一粒粒种子放在育秧盘里,然后上架育秧。

  智慧育秧工厂本是为春季水稻育秧而建。双星村聚焦产业发展,创新引进粉店村蔬菜种植大户,盘活育秧工厂闲时资源,一方面解决蔬菜大户育秧难题,另一方面为村集体增加适当收入。

  蔬菜育秧期间,解决当地就业10余人,多时每天达30人以上,为粉店村2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源源不断地提供幼苗。目前已完成育秧30万苗。

  李隆琼是双星村三溪山村民小组人,作为共产党员,她被推举为大石坝腾宏绢花工艺厂双星分厂车间主任,带领10余名留守妇女生产绢花。今年9月,双星村党总支将一闲置农房租赁过来,改建成绢花生产车间,孵化手工作坊产业,为村民打造就近务工平台。

  下一步,双星村党总支将在全村孵化更多的手工作坊,为从土地宜机化改造后解放出来的劳力创造就业机会,切实增加村民收入。

  聚焦“千万工程”建和美乡村

  在堰上村民小组,村民唐友明的农房立面改造已近尾声,标志着双星村“千万工程”和美乡村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双星村党总支提出了“多彩仙龙·和美双星”的美丽庭院建设思路,聚焦“千万工程”,一改过去农房蓝棚顶较多的现状,将农房立面统一刷成白色,屋顶改成灰色琉璃瓦,呈现白墙灰瓦的农房景观。

  “千万工程”实施后,村民冯世相主动拆除原有土墙房屋,投入4万余元改建成了砖墙房,搭上了村里和美乡村建设快车。他说,按照和美乡村建设政策,由村里出资70%,自己只需承担30%的费用,居住条件改善了,院落变美了,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村民唐宗财因为生病,家中无人料理农房立面改造事宜,错过了改造机会,但他表达了极强的改造意愿。双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英告诉他,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和美乡村的建设面,把更多的农房纳入改造范围。

  双星村在党总支引领下,正在变美、变靓,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也在同步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仙龙镇双星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预计明年6月投产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聚焦发展和民生 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泰石节能(重庆)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