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陈欣薇 实习记者 潘玥希
春分后,谷雨前,是清明。清明节,亦称踏青节,二十四节气之一。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清明扫墓祭祖和踏青游春的风俗。
节日期间,市民用什么方式过节?祭扫高峰如何错峰出行?天气如何?连日来,记者就清明祭扫、踏青出游等事项采访了相关部门,为市民清明祭扫和踏青出游提供指南。
关于清明你了解多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核心活动。在清明节前后,人们前往祖坟进行祭祀、祭祖和扫墓,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扫墓过程中,除了清理墓地周围的杂草,更换损坏的墓碑等,还会摆放供品,祭拜祈福,这种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传统美德,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尊重。
巧笑东陵女伴,采桑径里逢迎。除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也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这个时候正是万物复苏、桃红柳绿的时候,人们利用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走出家门到郊外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除了踏青习俗,人们还会在清明节制作青团。人们用艾草榨汁与糯米拌匀糅合,包入馅料蒸制而成。青团成品油绿如玉、清香扑鼻,是清明时节的最佳小吃。
与很多节日一样,清明节为人们的情感提供了一个载体,不管是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还是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对自然来说,阴晴雨雪再正常不过,对人的生活来说,酸甜苦辣也是长途,不妨从容乐观,做生活的美食家,酸甜苦辣都喜欢。
绿色低碳祭扫成主流
清明节临近,永川迎来了清明祭扫高峰。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鲜花祭祖、植树扫墓、“云祭扫”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蔚然成风。
4月1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花店发现,各个门店门口已摆放好了桶装的单支售卖的黄白菊花以及包装好的花束和花篮,不少市民在店里询价选购。记者了解到,目前单支菊花价格在3-4元左右,花束的价格为50元左右,多数门店售价基本统一。“现在用鲜花祭祀的市民很多,包括农村的也有很多在我们这里订的。”中央大街附近的某家花店老板说道。
“您好,我们墓园可以免费提供追思卡来寄托哀思。”在白塔陵园公墓,工作人员向前来祭扫的市民介绍道。据了解,为了倡导文明祭祀,园区特意准备了鲜花、丝带、环保香、追思卡等祭品来替代以往的香烛和纸钱,以此寄托哀思文明扫墓,此外,园区还积极推广线上“云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不断创新文明祭扫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祭扫新风尚。
“用鲜花祭祀,既有仪式感而且还绿色环保,然后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追思卡上,更能表达我们的哀思之情。”当天,市民王女士将自己想对已逝亲人说的话一字一句写在了追思卡上,并说道。
清明假期 永川开启阴雨模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2日,记者从永川区气象局获悉,据气象台预测,今年清明细雨纷飞。有出行计划的市民,请持续关注天气变化,行车时做到谨慎驾驶。
预报显示,4月4日,阵雨,气温18℃-24℃;4月5日,分散阵雨转阴天,气温17℃-23℃;4月6日,阴天转分散阵雨,气温17℃-24℃。市民出行前关注天气变化,记得要备好雨具,以防随时可能落下的春雨。雨天行车,市民一定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牢记“降速、控距、亮尾”,切忌急打方向、急踩刹车、车速过快,行车中要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清明祭扫叠加踏春出游
这份出行提示请收好
清明假期,群众祭祖扫墓及踏青出游交通流叠加。为确保节日期间道路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永川区公安局提醒广大市民关注交通出行信息,选择合理的出行路线与方式错峰出行,遵守交规,文明祭扫。
每年清明,永川城区黄竹林公墓和白塔陵园因祭扫活动,周边道路交通流量、交通压力与平时相比将陆续增加。为此,交巡警将根据车流情况适时对黄竹林公墓、白塔陵园周边道路实施逆时针单循环交通管制。黄瓜山周边道路即绢纺厂至代家店只允许单行上行(公交车除外),返城市民需经森林大道通行。一环路绢纺厂路口禁止货运车辆往代家店方向行驶,需绕行森林大道通行。
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称,黄竹林公墓处于一环路绢纺厂十字路口附近,紧邻一环路主干道,交通流量非常大,且黄竹林公墓、白塔陵园道路较窄,请驾驶员服从路面民警指挥,谨慎驾驶,不要随意变道、转向、乱停乱放,确保道路畅通。黄竹林公墓停车场只有停车位65个、白塔陵园停车场有停车位500余个,前来吊唁的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轻路面交通压力。
交巡警提醒驾驶员,祭扫及踏青出游时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规划出行线路,错峰出行,注意路况,遵守交规,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遇道路拥堵,听从现场交巡民警、工作人员的现场指挥,依次通行,骑乘摩托车、电动车出行要戴好安全头盔。农村道路路窄、弯多、坡陡,驾驶员要谨慎小心慢行,与路侧保持安全距离,切勿强行超车、会车、占道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