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日报讯(宜宾融媒记者 张 新)田畴染新绿,农事催人忙。近日,记者从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宜宾今年计划栽种608万亩大春作物,目前育秧工作已圆满完成,栽插播种全面启动,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水稻、高粱、玉米、春马铃薯、春大豆等为主的大春作物是宜宾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据市粮油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郭威介绍,今年宜宾计划栽种大春粮食608万亩,预计较去年面积有所增长。
时下正值春耕春管繁忙时节,宜宾各区县近日普降春雨,有效缓解了此前全市土壤旱情,为开展春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气象部门监测,4月1日至7日宜宾地区的降水量为21.6至103.3毫米,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多23.4%至470.7%。
据南溪区农业农村局农林牧渔科技推广站副站长张明刚介绍,清明节期间南溪区间歇性降雨66.8毫米,南溪区立即整田蓄水,充分发挥“堵水田”“囤水田”和塘库堰等工程蓄水作用,集雨囤水,以备栽种干田和小春田,同时对水稻、玉米和高粱等作物进行抢时播栽。
当下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向田野聚集,各区县育秧育苗中心已成为春耕生产的“智慧大脑”。三江新区江南镇的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育秧育苗中心内,大型立体循环式育秧机床24小时循环运转,让秧苗均匀吸收到水分、肥料、阳光,不仅可以保障秧苗的发芽率和整齐率,还能缩短育秧周期,最快10天就能出苗,比传统的大田育秧节省了15天的时间。兴文县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育秧育苗中心全程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进行秧苗培育,6月前将完成种植面积4600亩的水稻秧苗以及400万株辣椒苗和部分玉米苗的培育任务。南溪区育秧中心采取多批次不间断的育秧方式,持续供应全区高粱种植户。
“今年南溪将打造酿酒专用高粱种植基地8万亩,我们将练好‘水上漂’、玩转‘机械化’,促进高粱生产节本增效。”张明刚表示,目前南溪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全面推广漂浮育苗技术,以解决传统小拱棚育苗存在的杂草多、土传病害重、移栽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该园区培育的首批漂浮幼苗已移栽2000余亩,长势良好。同时,南溪区农业部门在高新村和东岩村适宜直播的砂壤中开展高粱机直播试点,机直播省去了育苗和移栽环节,每亩节约人工和物资投入约150元。
为实现藏粮于技,宜宾农业部门密切关注关键技术,并着力做好培训指导。4月8日,市粮油产业发展中心、市农科院水稻所专家深入江安县夕佳山镇文武村召开“百千万”高产示范创建水稻关键技术培训现场会。市农科院水稻所的相关专家就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现场培训和示范种植。他们重点指导了水稻栽种密度、科学施肥量、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要领,并将水稻高产关键技术推广落实到田间和农户。
除了大春作物外,当前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也进入成熟、收获关键期。“今年小春粮食播种51.22万亩,增加了2.2万亩,长势良好,丰产有望。”郭威表示,预计下月宜宾将迎来小春作物收割、大春粮食播栽的“双抢”高峰时段。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区县要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防,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醒农户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和播种作物,减少灾害天气对在田作物的影响。落实高产示范关键技术,以“百千万”单产提升行动为重点,抢抓农时,逐点逐片开展宣传培训活动,落实技术专家、落实实施单位、落实建设地点、落实高产品种、落实高产技术、落实扶持资金、落实推进举措,确保高产示范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