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雪雯)9月9日,蓬船灌区“水到蓬南”渠系工程正式建成通水。当天上午9时20分,随着闸门缓缓升起,一泓清流从白鹤林水库左岸取水口喷涌而出,沿蓬船干渠、蓬南分干渠、农兴分支渠一路奔腾向前,为沿线群众送去一渠清水。“水到蓬南”渠系工程成功试通水,标志着蓬船灌区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蓬船灌区工程是武都引水工程的扩灌区,涉及绵阳、遂宁、南充三市五县(市、区),属于大型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36.69亿元,主要建设白鹤林囤蓄水库1座,总库容8828万立方米;渠系11条,共174.9千米。工程建成后,可向灌区年供水2亿立方米,控灌面积达94.7万亩,惠及群众150万余人。
“‘水到蓬南’渠系工程涉及的蓬船干渠、蓬南分干渠、农兴分支渠等渠系已完工,有效解决了蓬南镇1.2万亩土、2.5万亩田的缺水问题,真正实现了‘水旱从人、旱涝保收’。”四川省蓬灌局副局长刘和彬介绍,蓬南镇是典型的旱片死角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发展。“水到蓬南”渠系工程把白鹤林水库的水引入蓬南镇,将为蓬南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水到蓬南”渠系工程共53千米。渠系通水后,不仅为沿线8个乡镇的自来水厂、30余万亩农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还能为华兴河、三五水库、高二水库、沙坝子水库等沿线河(库)进行适时补水,成功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综合性系统性生态水网。
下一步,遂宁市蓬溪县将建好管好用好水利工程,统筹沿线各地用水需求,协同做好水量调度、运行管理、设施保护等工作,确保调度合理、水质合格、设施安全,最大限度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让武都水源源不断润泽灌区良田、造福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