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冬日暖阳普照大地,蓝天白云与白墙灰瓦相映成趣,老人们在院坝里晒着太阳,看着逐渐变美变靓的庭院,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蜿蜒的临江河绕村而过,河水清澈,岸绿景美;放眼望去,嫩绿的胡豆苗一大片一大片的,像绿毯覆盖大地;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整修冬水田,蓄水保水,为来年春播春种打下基础……好一派农家田园风光。
11月24日,记者来到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兴隆村,感受到了这里的朝气与活力,恬淡与幸福。
而在今年4月,兴隆村党委因该村人居环境差,乡村振兴推进缓慢,被永川区委组织部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要求整顿并见效果。该村党委知“耻”而后勇,在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的引导和支持下,认真分析村情,寻求工作突破,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短短半年多时间,该村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有力,人居环境正在变靓变美,村民生活幸福感得到提升。
组织变强,工作更有效
兴隆村位于永川南部,距城区10公里,是永川重点农业发展区。来苏河横穿全村,项目区属黄瓜山山脉山顶的平缓区域,海拔高度在305米至350米之间,面积11.8平方公里,辖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25户6584人,是南大街街道人口规模最大的村。
要在这样大规模人口的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该村党委意识到,必须要加强村“两委”建设,发挥火车头带动效应。于是,该村党委在第一书记指导下,将党支部作了优化调整,下设种养殖支部、商贸支部、企业支部、农业支部和老年支部,每个支部充实精干得力党员,使各块工作抓得更有力有效。
在南大街街道党工委领导指导下,兴隆村党委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突破口和关键变量。该村在党委成员中建立问题清单查摆机制,针对自己在思想、作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以负面清单倒逼工作责任落实。该项机制建立以来,共查摆问题25项,目前已整改24项,另有一项正在整改中。
该村将202名党员进行了分类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发展添动能。每月利用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党员线上学习理论知识,通过院坝会、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线下学习,用党的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夯实理论基础,保持思想坚定、作风过硬、带动有力。
该村制定了详细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方案,并按时间进度推进落实。整顿以来,村“两委”成员等靠要的思想少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针对发展积极谈思路、提建议,累计提出工作建议50余条、发展方案10余份。调研开展以来,村“两委”干部中解决问题的多了,组织变强了,工作推动也更加见行见效。
环境变美,村民更幸福
过去的兴隆村,存在院落畜禽散养、柴草乱堆放、黑臭水体现象,村民小组垃圾分类工作推动不力、垃圾随意抛撒等破坏人居环境的现象。
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该村意识到,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就谈不上群众的幸福生活。自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以来,该村把环境整治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实施美丽庭院打造行动,今年实施了况家院子、段家院子、桂花湾院子、昔家院子等4个院落的美丽庭院建设。
“整了好得多了,院子亮堂了,环境变美了。”当天下午,昔家院子80高龄的老党员昔万顺告诉记者,原来院子房屋已污迹斑斑,多为蓝棚顶,现在改成白墙灰瓦,看起来漂亮多了。老人也谈到了垃圾分类,他说,这在农村是非常好的,改变了过去垃圾混装的习惯,让环境更清爽了。“下一步,我们还将在院子周围建花台,继续扮靓庭院。”兴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子禄说,昔家院子投入12.3万元打造美丽庭院,9户村民40余名群众十分满意,示范效应明显,更加有利于其他院落的打造。
目前,在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的积极努力下,正在争取水利局水库移民“后扶”资金支持,开展更大范围的美丽庭院建设,拟将整村打造成为环境美、百姓富、生活优的先进村。刘勇说:“话说千万遍不如干一件。”正是因为看到了前期美丽庭院建设效果,群众积极性高涨,纷纷表示支持人居环境改善。
产业变丰,振兴更有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兴隆村的产业劣势有哪些?优势在哪里?该村大兴调研之风,为全村发展“把脉问诊”,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整体推进。
该村调研认为,兴隆村不与任何商贸中心或行政中心相连,处于掉角发展边缘,不能为发展借势;被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来苏河穿境而过,不能发展工业企业和大型养殖,必须为生态环境保护腾出空间,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
针对这些劣势,该村组建兴隆村智囊团,积极向街道求助,寻找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老党员、村民代表发展建议。在此基础上,兴隆村拟出了乡村振兴立足生态环境和本村实际的5条发展措施。
激励经济支部作用发挥。引导适合经商的经商、做工程的做工程、打工的打工,激发全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同时,党员带头优化营商环境,参与大户发展矛盾纠纷协调,理顺了大户与村民的关系。昔家坝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廖弘群今年就为种粮大户伍某调解了与村民张某的用地矛盾,使其发展更加顺畅。
增强股份联合社带动。兴隆村成立股份联合社后,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在前期宜机化改造2000亩的基础上,该村正在加快剩余6000亩土地的宜机化改造步伐,通过大户种植、村民务工、保底收入、年底分红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今年,该村深化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在永川区农业农村委支持下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目前已培训农机手10余名,正在着手添置旋耕机、插秧机和收割机。蒋子禄说,兴隆村农机专业服务队可有效覆盖7万亩土地耕种的机播、机防、机收,采取为群众代耕代种方式,既解决劳力贫乏,又可根除农村土地撂荒难题。农机服务队还可对外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整合废弃资源再利用。今年,该村将废弃的踏蹄沟、金堂两座小学利用起来,拟建成全村的粮食烘干、仓储基地。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和部分附着物拆除,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来苏河沿河两岸的两河、王家坝、段家坝、魏家坝等村民小组水源灌溉方便,该村积极推动这些村民小组利用粮田空置时间种植泽泻和川芎等中药材,增加村民收入。依托离城和产业园区近的优势,利用水源条件稍差的二磅田土,发展萝卜、青菜头等蔬菜种植,增加土地肥力,促进村民收入增长。同时发展竹编、竹艺等手工作坊,利用现有竹木资源,加大手编工艺品输出。
蒋子禄表示,兴隆村将多措并举,拓宽群众就业和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