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儒学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田野山间白茫茫的,树上残留的树叶随着雪花飘落,让人感觉到无比的寒冷。在飘飞的雪花中,连绵不断的山峰与河流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尽头,影影绰绰,飘飘渺渺,让在异乡漂泊的我们,显得是那么孤独无助,但就是这场雪,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温暖。
那年冬天,我与几个会编竹席的人来到贵州,从遵义下了火车后,乘公共汽车去到马蹄乡,天上却下起了大雪,大片大片的雪花漫天飞舞,让整个小镇上显得格外寂静,大家都在家里围着火炉烤火。可我们刚来这里,人生地不熟,身上也没有多余的钱住旅馆,只得冒着大雪去到附近的乡下找活干。可这么大的雪,到处一片洁白,加上天快黑了,又去哪儿找活儿呢?
我们沿着那条小路走去,一家一家地问,他们是否要编竹席?当然,我们初来贵州,对雪还是有些好奇,边走边欣赏雪中美景。漫山遍野在雪中像被牛奶洗涤过,不管是枯黄的草或是刚绿的麦苗,不管是落叶的树或是青青的菜,都昂头坚强地迎接雪的到来,或许只有在雪中才展示出生机与活力,更能散发着向上的追求与力量。那青松的针叶上,凝着厚厚的白雪,像是一树树白色的银子;那落叶乔木的枝条更是好看,宛如一株株白玉雕;垂柳银丝飘荡,灌木丛都成了洁白的珊瑚丛,千姿百态,扑朔迷离,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雪仍在下着,似乎也没有要停的意思。我们一连问了好几家,他们都说不编竹席,此情此景,我们也不知所措,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往前走,仍一家一家去找编竹席的活儿。又走了很远,当我们问到一田姓人家,他见我们身上已沾满了雪,也冷得发抖,叫我们先进屋烤火。当他知道我们的情况后,安排我们今晚就住他家里,还赶忙去给我们煮吃的。我们烤着火,吃着他家人特意为我们弄的饭,虽然只是简单的素菜素饭,但心里却无比的暖和。
第二天,我们为了感激他的热情招待,我们不收钱为他做了一张竹席。他十分高兴,也叫来村民看我们做的竹席,都觉得这张竹席做得不错。然后,这里的村民便纷纷叫我们去做竹席,这下我们便在这里一家一家做,活儿就源源不断地来。经村民介绍,这个村做完又去到那个村做,也与这里的村民熟悉了。凡哪家杀年猪,也专门来请我们去吃“刨汤”,我们与当地一些年龄相仿的姑娘小伙成了朋友。
两个月过去了,快过春节了,那天有个当地小伙请我们去他家里喝酒。贵州人能歌善舞,几杯酒一下肚,他们当中一个姑娘便跳起了舞,也有小伙唱起了山歌,歌声十分优美动听,也感动了在场的我们。我们一起来的一位姑娘,也喜欢唱歌,她唱起一首《大约在冬季》“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也许是她唱得十分投入,或许是独在异乡的我们,对家乡的无比思念,把我们在场的人都唱哭了,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感动的泪水,对于我们却是思乡的情怀。此时,窗外又下着雪,因为贵州山高天气冷,冬天经常下雪,而这间小屋里,却气氛热烈。在酒的作用下,大家喝酒唱歌,姑娘们也跳舞,仿佛大家用舞蹈与天上飘落的雪花比美,用歌声去点缀“雪落大地静无声”意境,折腾了大半夜,我们才散去。可我却久久不能入眠,仿佛回想着故乡,故乡也是否下雪了,雪把我带入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中。
春节临近了,我们也应回家过年了,那天我们去到马蹄乡车站,准备乘车去遵义再坐火车回家。一位当地与我们成为了朋友的姑娘,知道我们要回家过春节的消息,便赶来车站送我们。当她赶到时,车刚开动,她追着车跑着,我们在车窗口挥手,外面仍下着大雪,我们都为她来送我们而感动,她那在雪中奔跑的身影,久久映现在我的脑海里。汽车渐渐远去了,她的身影消失在那白茫茫的雪地里……
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凝重。在这个冬天,虽然贵州下了好几场雪,但那里热情的人们,还有像亲情一样的友情,让我心里有几分不舍。心想,这只是短暂的离开,过完年后会再来。哪知,因为其他原因,过完年我就没再去贵州了,这让我感到遗憾。今年,家乡又下了一场雪,居住在县城的我,想起那年在贵州的情景。这么多年了,那里也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里人们的热情善良没变,那里冬天下雪的气候没变,也许那里又迎来了一场大雪,那里的雪仍像我记忆中的雪,洁白的,优雅的,暖暖的。
在雪花飞舞中,或许那里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雪落大地留下的真情,像雪后的大地一样,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