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月10日,永川区召开“开拓创新、深谋实干”镇街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4年第二次季度例会。会议书面通报了全区“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运行情况和全区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胜利路街道、茶山竹海街道、板桥镇、宝峰镇、五间镇、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卫生健康委、永高新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以下是发言摘要。
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 跑出西城振兴“加速度”
胜利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唐忠茂
胜利路街道全力推进“西城振兴”,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8亿元,位列镇街第一。
体系化推进产业经济壮大。锚定“1+3+N”工业产业体系,完成工业投资1576万元,红江机械成为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锚定“133”农业产业体系,“飞地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大规模引种“渝蚕5号”被《重庆新闻联播》报道。锚定“123”服务业发展体系,提档升级农贸市场6个,打造“百年老店”5个。
全域化推进城乡品质提升。“改建管治”一体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旧改成果被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张家坡社区儿童体育公园建成投用。红江记忆博物馆、石油物探陈列馆加快建设。完成一环路、永铜路等路域环境及风貌改造。
协同化推进基层治理增效。探索实施城市版“千万工程”,张家坡社区入选全国“先进典型社区案例”。深入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变革重塑和实战实效,积极推广“一表通”,街道自主开发2个应用上线渝快政。
坚持生态优先 强化数字赋能
奋力打造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茶山竹海街道党工委书记 陈 林
茶山竹海街道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实施“八项行动”,一季度党建、经济、生态等6张报表位居A档,成功创建全市“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谱写产业转型新篇章。在谈项目3个,落地总部经济、康养项目各1个,引进高端民宿2家,推进农家乐升级改造12家,新开发研学路线2条,成立茶竹生态产业强村公司。
扛牢高水平管护硬责任,厚植绿色生态新优势。开展应急演练12次,升级改造防火道路25公里,推进8处关闭矿山尾水治理200余亩。
落实高效能治理硬要求,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两轮分版块梳理核心业务16项并全部上跑道,完善一表通数据7013条,推行“支部书记赛振兴、中层干部赛业绩、班子成员赛实干”比拼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抢抓年初开篇布局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
板桥镇党委书记 雷 波
板桥镇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面”上抓规划、“线”上抓推进、“点”上抓落实,力争“开门红”,力保“全年旺”。
聚焦全“面”搭好“架构图”。锚定“885”考核指挥棒,拟定今年9大类40余条措施、5大行动97项工作、跨村联营等计划12个;对接上级部门储备项目20余个、落地9个。
聚焦主“线”落实“施工图”。打造党建小院1个;开展青年干部写、说、干锻炼6场次。壮大电商等合作社14个;“小果篮”合作社季营收近20万元。研制草编等文创产品;培育非遗“吐火”登上央视。
聚焦重“点”展现“实景图”。农机助力春耕生产,经验做法获央视直播。整治黑臭水体,市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1、2月达Ⅱ类。细化农旅方案、优化村级规划;引育人才5名。通明村获评2023年度全市首批、全区唯一“五星级”巴渝和美示范村。
笃行实干 务求实效 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宝峰镇党委书记 尧华霖
宝峰镇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培育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有效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
聚焦特色效益农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引进厦门爱普香料项目,开发系列精油产品,打造“芳香小镇”。辖区茶叶品牌多次荣获“永川秀芽”斗茶大赛金奖、银奖。蜂糖李、早熟大樱桃等名优水果产销两旺。
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在与四川泸县交界处建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华龙网等媒体报道。完善交通路网,推动泸县毗卢、来苏、宝峰三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国家卫生镇创建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
聚焦边镇联防联治,实现高效能治理。与四川泸县毗卢镇签订《边界平安联防联治工作协议》,邻村共建人民调解室,与友邻镇常态化联合开展“大巡逻、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促进边界平安稳定。
耕读传家激活力 文化赋能促振兴
五间镇党委书记 李 凯
五间镇探索耕读传家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推动产业、建设、治理全面发展,获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镇。
文化赋能产业兴旺。培育西瓜耕读家庭7家,奉民农科获SGS欧盟出口认证,涨谷大米加工厂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新注册科技型企业15家,申请农业专利9项。“四季四节”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获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劳动教育项目优秀案例。
文化赋能乡村建设。修复开基故居、五间铺,建成西瓜销售市场、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招商引资有新成效。建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及全市首个农房建筑安全教育基地被住建部现场调研并获好评。
文化赋能乡村治理。创建5个“书香永川”耕读驿站,开展耕读夜校等活动106次;耕读文化馆和爱心养老食堂月均服务2000人次,吸引捐赠21.5万元。建立“网格问需求、组织聚资源、平台配服务”的共享服务治理新机制。
深化改革突破 全力惠民强企
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甘 宇
今年来,区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平安重庆建设大会精神,深化改革突破,全力惠民强企。
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革。全面实施“派出所主防、交巡警巡线、特警队快处、机训队补位”,优化夜间精准巡防,110刑事治安警情大幅下降。
深化“141警网融合”改革。推行警格网格运行联勤、警情联处、矛盾联调、常态联巡、信息联采,推动基层治理从末端处置向前端防范、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深化派出所联勤改革。选取17个派出所成立8个警务联勤区,推行“两队一室”改革,社区民警全部下沉村(社区)开展工作。案件办理队专职开展差异化打击、靶向化治理,派出所工作向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转变。
深化惠民强企问效改革。在所有窗口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监督热线,对群众反映情况一律专线接听、专人核查、按时办结。深入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
迭代升级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区
区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 李国财
区经济信息委紧扣全区“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加快打造“25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季度完成投资30.3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58.8%,总量和占比均位列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速位列全市赛马A档。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标准举办“一赛两会”,积极争创重庆市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低空经济产业试点、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推动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申报通过国家评审。
深化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改革。推动设立区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制定《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化智能检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产业细分领域。
抓建设促改革优服务 奋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区住房城乡建委党委书记、主任 张 静
区住房城乡建委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承担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3项市级指标均为A档。
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开工改造65个老旧小区和6个撤并场镇。成立城中村改造工作专班,完成投资4.67亿元。加快创建现代社区,建成信息中心等场景45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4处新型文化空间。
聚焦数字赋能,谋划优服智管平台。率先建设“现代社区”数字化应用,开发“永享家”小程序,上线42项微应用。迭代升级“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监管一件事”。
围绕惠民有感,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制定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全过程评审办法,调解物业纠纷案件309件。开展物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推动小区“五达标、三规范”。
锚定目标 聚焦重点
推进永川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 魏寿和
区卫健委紧扣全区“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锚定“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目标,推动永川获评全市唯一综合类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区,今年获市级荣誉21项,市级赛马指标列区县第一。
提能增优,高质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渝西应急医院相继投用。三级人民医院、三甲疾控中心、三级精卫中心初评达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获国家卫健委表扬。区外就诊率同比增长23.3%。
迭代升级,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人民医院、中医院分别与新桥医院、西南医院共建医联体。“一人一码一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医检互认率全市领先。“县聘乡用”入选全市医改十大典型案例,《人民日报》整版报道。
精准服务,惠民暖心展现新形象。老年病科应设尽设,托育核心指标区县第一。开展“一站式服务”便民举措10余项,增设午间、晚间、周末专科门诊,门诊患者满意度居全市前列。
“改”出成效 “盘”出活力
以深化国企改革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永高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余 波
永高新集团全面落实区委关于“三攻坚一盘活”改革部署,紧盯“止损、瘦身、提质、增效”八字“施工图”主动求变,一季度实现营收3.06亿元,增长41.62%;利润0.57亿元,增长123.94%。
聚焦痛点抓改革。清理整合、兼并重组房开、检测等同质化业务,关闭注销、退出清算亏损企业,一季度下属12户子企业全面减亏、2户企业扭亏为盈。
围绕产业强保障。打造占地1590亩、面积122.6万平方米的“四园一基地”专业化产业发展载体;汽摩产业园一期等18个项目建成投用,智能装备产业园等53个在建、新建项目加速推进,一季度完成投资4.5亿元。
紧盯债务防风险。组建实业集团,开辟融资新渠道;抢抓债券发行黄金窗口期,发行票面利率2.98%的10亿元中票,创西南地区、重庆所有AA+非省级企业中长期债券票面利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