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潘玥希
“我也说不出太多感动的话,就觉得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我发自内心感谢她们。”说这番话的是前不久在永川区人民医院做完回肠双口式造瘘术回家休养的一位50岁大姐,她没想到胃肠胸外科护士长向灵敏会带着护士上门看望并关心她的病情,这让她和家人十分感动。
众所周知,回肠造瘘术是一项令人尴尬的手术,患者要经历术前、术后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向灵敏带领科室护士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在术前稳定患者情绪,术后不厌其烦地帮助患者更换造瘘袋,清理造瘘口,出院后上门查访患者恢复情况,重拾患者信心,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这只是该院护理部520名护理人员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用爱与责任守护患者平安众多感人事迹中的一个。5月9日,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前夕,记者走进该院探寻护理部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点点滴滴。
据了解,“5·12”国际护士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女性、“提灯女神”——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她不仅为人类创立了现代护理学,而且还留下了“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好好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的南丁格尔精神,成为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护佑人民健康、点亮生命之光的指路明灯。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永川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一直以来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用敬业奉献书写医者仁心,将南丁格尔精神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该院护理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三级体系”架构,各司其职,保障护理安全,充实护理青年人才库、管理人才库、机动人才库、危重患者护理人才库等“四库人才”建设提升护理管理工作内涵。如何培养好护理人才队伍,为广大群众健康护航?该院积极推进“五层四型”人才培养计划,形成有专家层、骨干层、中间层、成长层、基本层较为完善的护理人才队伍。坚持按照有利于个人成长,有利于医院发展,有利于健康服务的原则培树医护人员队伍。
创造高品质生活,离不开高品质医疗,高品质医疗需要高质量护理。该院护理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28个护理单元植入多个专科中,建立全新工作流程机制,通过不良事件上报建议、满意度调查,促进护理工作全面改善,优化出院流程,按照“五巡十要法”督促病房降低病患跌倒率、非计划拔管率。根据上报和信息反馈,及时对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做到每个会议有主题。这样与患者沟通更便捷、更高效,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倡导“一二三四五”沟通法,与患者沟通做到热情、主动、耐心、鼓励,更加重视患者意见反馈。护理人员通过早晨的第一声问候,从患者的提问开始,重视患者疑问解答,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形成高质量闭环服务。该院护理部以活动为载体,多次开展“利技能·展风采”护理操作技能赛马比拼活动,将技能大赛排名进行公布,以此激励护理人员提升本领,形成创先争优的强烈氛围。
该院护理部不仅关心患者在院治疗情况,还纷纷走出医院,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为百姓守护全天候健康。广大护理人员走进社区、学校、部门、家庭,走到更多的场景提供慢病管理、用眼、用药服务指导。他们深切感受到患者对延续上门服务的热切期盼,贴近社会、贴近患者、贴近群众,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赢得了广大百姓的认可。去年“5·12”走进奥特莱斯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吸引1000余群众问诊咨询,今年将开展多场次社区义诊活动,为百姓带去健康知识。其中涌现了向灵敏、陈璐、李娟娟等一大批为患者排忧解难、倾情守护的典型护理人员代表。
近年来,永川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广大护理人员持续不断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倾情打造具有爱和责任、充分展现人文关怀的护理团队,受到各级表彰,先后获得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全国第14名,连续多年荣获永川区护理质控中心年终考核第一名,获得重庆医学会患者安全摄影比赛特等奖,去年成为浙大二院四级联动专科联盟单位,护理部主任宾丽个人荣获重庆市护理学会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金朝一获西部联盟消毒供应知识竞赛一等奖,石朝艺获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首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
宾丽表示,她将继续率领全院护理人员,以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拓展护理领域等措施,促进护理工作“三贴近”,有效增强患者看病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