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这个村20余天粽叶产值超两千万元
铜钱花粽叶成致富“金叶”

  峨眉山山脚,峨眉山市绥山镇天全村。仲夏的村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粽叶随风摇曳,扮绿了山头。

  每年农历四月末五月初,是粽叶的销售旺季。今年,天全村的粽叶产量超亿张,产值约2800万元。小小粽叶在当地成了致富“金叶”。

  20余天 全村粽叶产值超两千万元

  6月6日一早,农户任玉芳便背上背篓提着镰刀,前往离家不远的一处山头收割粽叶。

  “这是我家种的粽叶,为了赶在旺季卖出去,每天还要请几个人帮忙收割、捆扎。”任玉芳给记者算了笔账,近4亩粽叶进入丰产期后,亩产鲜叶在5万片左右,今年鲜叶平均收购价在每片0.15元左右,旺季收入可达3万多元。“以前每年都要外出打工,现在家里种了粽叶就不再往外跑了,收入比出去打工挣得多。”

  “在天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粽叶。”天全村村支书罗正江介绍,目前天全村共种植粽叶近4000亩。

  山上收割忙,山下收购同样火热。作为天全村粽叶采购商之一,村民彭绍武这段时间每天一早便开着货车,去每家农户门口将捆扎、修枝、装袋的粽叶搬运回家。在他家门前的空地,铺满了即将运往上级采购商的大袋粽叶。“每袋6000片,已经运了近千袋出村,主要发往攀枝花、西昌、云南方向,收入有五六万元。”彭绍武说。

  放眼全村,数字更加可观。罗正江说,今年粽叶的价格和收成尤其好,在端午前夕20余天销售旺季期间,全村粽叶产量超亿张,产值约2800万元,较去年大幅上涨。

  近30年 小粽叶变为大产业

  天全村已有300多年的粽叶种植历史,但将粽叶转化为商品、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却是近30年发生的事。这是如何做到的?

  “粽叶是喜阴的植物,大多生长在海拔500米—850米的林间,被果树等树木遮挡,而天全村的地理位置恰好符合这些条件。”罗正江介绍,天全村生长的粽叶在形状和品质上有独特的优势。与常见的包粽子的箬叶不同,天全村大范围种植的是本地特有的铜钱花品种,从外观上看,铜钱花呈深翠绿色,叶片上布满铜钱状的小花纹,并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天然粽香。就大小而言,常见的铜钱花粽叶有二三十厘米宽,四五十厘米长。“正因为叶片够大,相较于部分小巧玲珑的粽子,铜钱花包出来的粽子更为厚实。”

  市场如何开拓?村干部们做了许多工作。

  起初,村干部带着村里的粽叶前往西昌进行推销,凭借低廉的价格和好品质,慢慢获得了一批忠实客户,并逐渐占领周边市场。

  交通的改善,为天全村的粽叶走出大山带来了转机。到西昌的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5个多小时,越来越多的粽叶以更快速度被发往全国各地。

  互联网的发展再一次扩大天全村粽叶外销的窗口。近几年,以短视频为主的网络营销方式帮助天全村粽叶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今年,村里首次入驻了直播团队,曾一下午售出十万片粽叶。

  “目前我们已经注册了粽叶商标,正在申报本地的地理标志,进一步打造四川粽叶、峨眉山粽叶品牌。”罗正江说,下一步天全村还计划吸纳社会资本,开设粽子加工工坊,延长产业链条,开发深加工产品,不断做大做强这个特色产业。

  任宪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据《四川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同比增长21.6%
四川这个村20余天粽叶产值超两千万元~~~
以“面”为媒擦亮内江美食名片——~~~今年内将有15家内江牛肉面馆相继在京开馆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前5月成都中欧班列发运货值211.7亿元
铜钱花粽叶成致富“金叶”
内江牛肉面“抢滩”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