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提升为民办实事效能
渝中区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渝中报讯 (记者 晏艳辉)减环节、优流程、缩时限……让群众办事少跑路、更方便。日前,记者从渝中区民政局获悉,该区加强数字赋能,着力建设“重庆救助通”应用系统,解决了困难群众办理社会救助事项需到街道窗口办理等问题,推动救助申请泛在可及,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取得成效。

  据介绍,在“重庆救助通”应用推广之前,救助事项需到街道窗口办理,困难群众领取救助金后需到社区签字,往返频繁、耗时耗力,加之救助申请实行每月集中审核耗时长,且社会救助信息分散在多个部门,未能形成有机联动,困难群众若申请不同救助需多头跑路,并易出现重复救助、多头救助、遗漏救助等情况。

  为此,该区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民政部“救助通”应用为基础,本地化集成拓展救助申请、电子授权、进度查询、一事联办等11个功能,对接各类救助系统、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创新实施“重庆救助通”,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改变必须现场申请和核对授权的工作模式,开通“7天×24小时”接收申请的线上渠道,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数字签名等技术开展电子授权,实现救助事项随时、随地办理;在全市率先重塑网办流程和工作机制,加强体系建设,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救助申请当月10个工作日内办结、次月发放,有力解决“救助办理不及时、急难救助不救急”问题。

  救助系统信息化、救助流程便民化、救助体系整体化……自“重庆救助通”实施以来,申请时间从5天×8小时延长到7天×24小时,实现了救助事项随时办、随地办、高效办。同时,社会救助办理时间缩短2/3,成功帮助13034人申请救助,24731人电子授权核查,145694人完成待遇资格认证,一事联办18461件,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深化“重庆救助通”试点工作,持续拓展更多便民利民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以“重庆救助通”应用作为智慧救助的“小切口”,撬动救助品质的“大提升”,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扩大“朋友圈” 拓展“试验田”~~~
~~~
~~~渝中区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渝北区探索协同监管“异地同标”新路径
冬日暖阳照 两江四岸美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提升为民办实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