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 文/图)12月12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川区“产城职创”模式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开幕。活动期间,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60余名职业院校代表来永考察交流,深入了解永川在职业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
永川是国家定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发展大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在长城汽车永川智慧工厂,机械手臂自如运行,这里每72秒就能下线一台整车;在磐谷动力的数字车间,具有100%知识产权的全新一代大马力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正在排队接受“体检”……
当天,东盟院校代表们带着好奇,参观了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和重庆磐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实地感受了永川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就。车间现场,不少院校代表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对企业的生产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表示由衷的赞赏。
永川作为西部职教基地,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全区现有大中专院校18所,在校学生20万人。在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代表们先后前往航空学院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实训基地和陈志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详细了解该校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学院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校企合作培育模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是由电动摩托车行业龙头企业雅迪科技集团投资举办,是真正的“校企一体、产教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实现学生的“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东盟职业院校代表们走进该校图书馆、实训基地,现场观摩学校教学课堂,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他们高度肯定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果,并表示愿意借鉴其成功经验,推动本国职业教育发展。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中德产业学院是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孵化、标准研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学院秉承德国“双元制”的标准和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力求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现场,东盟职业院校代表们与学院专家、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代表们表示,永川区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成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不仅让东盟国家的职业院校代表们深入了解了永川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也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近年来,永川坚持走好“产城职创”融合发展道路,把深化职教国际合作作为高水平推进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永川区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永川与东盟国家的职教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职教发展命运共同体”,发掘合作机遇,形成更多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