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
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完成率达100%,5万多农户用水实现抄表到户、据实收费;一环路沿线、兴龙大道新建货运停车场,停车位新增300余个,货车不再“无家可归”;南大街幸福河广场周边的居民在七一建党节当天自发组织起“亮灯仪式”,载歌载舞点赞政协有效协商、部门高效办理……
自2022年永川区创新开展“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活动以来,一个个“小建议”发挥“大作用”,一场场“微协商”推动“微治理”,一件件“烦心事”变成“暖心事”,无数成果谱写了永川政协履职“有温度”、为民“零距离”的一线协商新篇章。
时代滚滚长河中,无数细微的声音凝聚起来,便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政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始终扮演着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永川区政协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开展了“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活动,探索形成“确定选题、现场调研、当面协商、办理落实、回看反馈”的“五步工作法”,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小切口”,凝聚起服务社会民生的“大智慧”,为永川培育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4年共开展“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活动36场次,三年累计开展62场次,推动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铸亮了履职品牌。
群众事放心上
民意“直通车”跑出“加速度”
2024年6月10日,永川区红炉镇红庆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这天,村民们期盼了4年的邮红路终于开通了。
这份幸福,源自于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关于畅通邮红路桥梁交通的建议》。
4年之久,是什么原因致使该道路一直未开通呢?带着问题,区政协委员胡淮高多次去实地走访调查,拍照取证。深入调研后,他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关于畅通邮红路桥梁交通的建议》反映到永川区政协。今年5月7日,“社情民意面对面”2024年第4场针对该社情民意组织了现场调研、面对面协商,最终各部门达成共识,针对问题进行整改。
从面对面协商到6月7日邮红桥正式贯通,仅用了一个月时间。6月10日,封闭4年的邮红桥正式通车。这份社情民意“清单”成功转化为了村民们看得见的幸福。
“为民生”贵在“听民声”。看似细微的社情民意信息,实则彰显了委员们心系民众、忠诚履职的博大情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永川区政协委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栋,通过开展走访、调研,政协委员们成为了民情民意的“收集器”和“传声筒”,确保每一条来自基层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
为保证一批“急难愁盼”得到有效解决,近三年来,区政协围绕加快建设永川货运停车场、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智能信包箱及智能快递柜建设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组织相关委员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共开展调查研究上百余次,为面对面协商做好充分准备。
积极作为“碎碎念”
多方“面对面”商出好方案
当面协商作为“五步工作法”的核心环节,是“社情民意面对面”活动的重头戏。
如何让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更加精准、解决更加高效?“在这一环节中,与会委员、群众代表及相关专家聚焦协商议题,充分表达意见。针对会上协商发言,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表态回应。与会各方达成一致协商共识后,形成《协商纪要》并经协商各方签字盖章确认,确保后续协商结果的广泛性和有效性。”社情民意中心主任刘扬华介绍道。
“黄沙村高峰1、2、3社群众均常年在家搞生产,未外出务工,常住人口600余人。”“在规划中,要依据该路段的人流量、车流量科学布局路灯数量和亮度。”“在后期也要统筹相关部门对老旧坏路灯进行排查更换。”……
这样一幕,发生在去年11月19日的《关于永川区吉安镇黄沙村高峰砖厂至泸县立石镇鱼塘村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的建议》协商活动现场。当天来参加协商的,不仅有永川区的相关代表,还有泸县部分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
“话匣子”一开,“金点子”不断。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商讨出最完美的“答卷”。这样的场景,同样也在每一场协商活动中上演。通过各方和谐和乐的讨论、商量、论证、反馈,力求从不同认识看法和利益诉求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一年来,促成了铁岭古驿道保护及开发利用、卫星湖街道石脚场管网改造、长江(永川朱沱段)沿岸建筑风貌品质提升、松溉古镇设立书画作品服务点、吉安镇太阳能路灯安装等36个来自社区楼栋、乡村院坝、田间地头的群众呼声在“面对面”协商中达成一致共识,提上办理日程。
紧盯办理落实
定期“回头看”助推“见实效”
如何把面对面协商提出的“金点子”,进一步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办理落实是最关键的一步。
为了防止“协商了事”,由社情民意信息中心会同相关专委会、界别组织将在每场协商活动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展“回头看”活动,对协商承诺的事项,跟进了解办理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并及时向社情民意反映者反馈,切实推动协商成果的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例如,2023年7月,永川区政协针对何高全、侯勇两位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的建议》开展了“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活动,现场达成了“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2024年1月底前完成剩余5.94万户水表的改造工作”“加快完善自来水用户智能缴费系统,提高村民用水满意度”等共识。
如今时隔一年,协商约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如何?“一户一表”改造后的实际效果怎么样?是不是真正满足了村民的用水需求?还存在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吗?带着这些问题,区政协开展了“回头看”活动。委员们深入村社,挨家挨户查看水表安装与使用现状,详细了解改造后的水质、水量、水压等情况,认真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建议,确保农村群众都真正喝上“幸福水”。
从委员“发声”到落地“回音”,“回头看”促进了协商链条完整闭合,真正实现“社情民意面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协商带来的实惠。2024年开展“回头看”20场次,促成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城区窨井盖整改等活动开展,促进城区强弱电窨井盖建设及维护管理办法、“企业管家”“多对一”专班服务机制等制度机制建立。
回望过去,区政协“社情民意面对面”的创新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富有政协味道、彰显政协特点、具有永川辨认度的履职品牌;展望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区政协将持续推进“社情民意面对面”协商活动,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协商无处不在”“协商真的管用”,推动协商议事效果实现“前半篇”精彩、“后半篇”扎实,让更多好方案结出“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