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成渝毗邻地区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川渝边界上 三地共护一山苍翠

  泸州观察  周梦颖  郭慧琳

  1月14日,四川省泸县石桥镇与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的几位护林员,从两地共建的泡桐坳森防检查站出发,对道林沟景区和古佛山景区开展日常森防巡查。

  “道林沟与古佛山实际上是一座山,两个景区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山北,地处川渝交界。”道林沟景区护林员彭成虎说,检查站右边通往石桥镇所辖的道林沟景区,左边便是重庆荣昌地界。

  过去,两地交往虽频,但因行政区划分隔,日常护林工作多是各自为政。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石桥镇、清升镇和同处一片山林的荣昌区双河街道牵手合作,共同探索森林防火协作新机制。“2021年,我们签订《成渝毗邻地区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协作协议》,共筑防火屏障。”石桥镇镇长王勇说。

  共建森防检查站,是协作内容的其中一项。在森林火灾高发时段,三地的护林员会相互配合,协同巡查。

  在山林间行进了一段路程后,石桥镇吉祥村护林员古志祥来到林间的一处水池旁,确认池中蓄水足够,他才放心地点了点头。检查森防水池的蓄水量,也是护林员巡查工作的内容之一。“森林火灾扑救,常常会遇到‘远水难解近渴’的问题。这些森防水池里的水就是关键时候用来‘解渴’的。”古志祥说。

  此前,因为两地建设规划不同步,这片区域引水上山、改造断头路等问题迟迟难以解决。协作机制的建立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破解的“钥匙”。2023年到2024年底,三地联合实施引水上山工程项目,将20余个森防水池布局进山,同时完成了10多公里断头路的改造,还共同投资,在边界线区域修建1200余亩产业森林防火隔离带。“这样可以增加林区内生物防火阻隔网络密度,完善林区的防火体系。”清升镇党委副书记陈美福介绍。

  守牢森林安全,带来生态价值的转化。石桥镇农丰村村民石生平去年“小试了一把”,在山间竹林种下3亩绿竹笋。“在大量留苗的基础上,还赚了6000余元。今年产量和产值预计都可以翻倍。”

  “山顶油茶、山间竹笋、山下稻渔,是当前三地达成的产业发展共识。”石桥镇农业农村办主任林嘉俊说,更进一步的产业规划中,三地将携手发展“四个万亩”特色产业——万亩茶叶、万亩油茶、万亩林果、万亩竹林。

  春节前夕,三地还计划就共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跨省际4A级景区——“古道岚”(古佛山、道林沟、岚峰林场),以及联合举办2025成渝双城古佛山·道林沟栈道越野赛进行洽谈。

  “三地一体,共促林文旅融合,不仅符合地方实际,也契合民众意愿。”石桥镇党委书记陈超表示,通过在景区共建、赛事共办、产业共兴、基层共治、边际共防等方面密切协作,推动社会、生态、经济共赢。

  据《四川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探索成渝毗邻地区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思想苑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公益
川渝边界上 三地共护一山苍翠
“成渝氢走廊”氢能重卡接轨中欧班列
剪纸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