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茶旅节如何拉动永川经济?
  石笋山茶园。(受访者供图)

  渝西都市报记者  潘玥希

  4月25日,第十一届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幕。这个以“永川秀芽”为名片的盛会,早已从单纯的茶叶展销会,蜕变为撬动全域经济发展的“黄金杠杆”。从茶山竹海的绿意盎然,到民宿酒店的烟火升腾,从茶农的笑脸到游客的赞叹,永川的“茶经济”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画卷。

  茶产业链升级

  从“田间鲜叶”到“云端订单”

  在永川区金龙镇黄坡岭的“水南竹语”茶园,重庆市水南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徐晓东正忙着调试低温冷链制茶设备。茶园里,游客们身着采茶服,手指翻飞间摘下一芽一叶的嫩尖,体验着从采茶到制茶的全过程。“去年茶旅节期间,我们的高端茶叶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线上订单更是覆盖了全国近10个省份。”徐晓东说。

  这位“80后”茶商曾是外资企业的采购经理,2017年返乡创业,将一片荒山打造成集茶园观光、制茶体验、茶艺表演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徐晓东的“水南竹语”系列茶叶,凭借宋代贡茶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工艺的创新,单价最高达2.68万元/斤,成为永川高端茶品牌的代表。

  “茶旅节不仅带动销量,更让永川秀芽的文化价值被更多人看见。”徐晓东提到,去年茶旅节期间,他的茶园接待了超6000名游客,其中30%转化为长期客户。今年,他计划推出“茶文化研学课程”,吸引更多亲子游和研学团队。

  旅游经济升温

  从“一日游”到“深度体验”

  永川区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的民宿“云雾古寨”里,总经理蔡丽正忙着为今年的茶旅节调整菜单。“我们的‘秀芽鱼’和‘茶香鸡’是招牌菜,茶旅节期间,餐厅日均接待量超过2000人,民宿入住率连续一周爆满。”蔡丽笑着说。这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从猕猴桃种植转型茶旅融合,如今已打造出涵盖茶园观光、果酒酿造、民俗体验的综合性园区。

  蔡丽算了一笔账:上一届茶旅节期间,园区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带动茶叶、果酒等农产品销售额超500万元,周边50余家农家乐收入平均增长50%。她的“云阖”牌永川秀芽更是火爆出圈,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茶旅融合不是简单的‘茶园+旅游’,而是要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茶文化。”蔡丽说,今年,她将推出“古法制茶工作坊”,让游客亲手参与杀青、揉捻等传统工艺。

  传统茶厂转型

  从“老字号”到“新网红”

  “直播间的朋友们,这是我们永荣本地产的茶叶,名为永川秀芽,用水泡开后,茶汤清澈,茶香持久……”在永荣茶厂的“白云甄选”直播间,田耀和母亲黄国文正对着镜头展示新炒制的永川秀芽。直播间背景是连绵的茶园,屏幕上不断弹出订单提示。“上次茶旅节期间,我们就通过直播卖出了不少茶叶,粉丝量也翻了倍!”田耀感慨道。

  这家如今由田耀主要经营的老牌茶厂,是永川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之一,产量更是首屈一指。过去,茶厂依赖线下批发,如今却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田耀透露,今年春茶采收期,茶厂日加工量达6吨,带动周边1.6万亩茶园农户增收超150万元。

  据永川区文化旅游委统计,往届茶旅节单届游客量均超200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19.41亿元。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永川正以茶为媒,深化与四川雅安、宜宾等产茶区的合作。“茶旅融合的终极目标,是让老百姓共享生态红利。”永川区文化旅游委主任刘秋说。

  从一片叶子到一条产业链,从一杯茶到一座城的文化符号,永川正以茶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永川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公益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永开展工会“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全市生态环境领域首个区域平台在永川诞生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茶旅节如何拉动永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