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周远航 文/图)一直以来,永川区将停车场建设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深度融合,针对“老医院、老学校、老小区、老商圈”周边停车难题,巧用边角地建小微停车场,创新盘活城市闲置空间,通过规范管理、资源倾斜等举措,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在中山路街道内环东路258号(原望城小学),记者见到一处2520平方米的闲置操场经改造焕发新生:新建的55个停车位中,25个免费供周边居民使用,30个面向社会车辆开放,彻底解决了该区域长期存在的“抢车位”“乱停放”现象。中山路街道中河坝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萍表示,以前停车全靠抢,邻里间常因为停车起争执,现在有了规范的停车位,车辆停放有序,居民停车也不再发愁,社区环境整洁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
这一变化是永川区“见缝插针”建设小微停车场的生动缩影。2023年以来,永川区城市管理局通过摸排闲置荒地、边角地,结合旧城改造与老旧小区整治,因地制宜打造“占地小、建设快、成本低”的便民停车场。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3457个小微停车位,重点布局在老医院、老学校、老小区、老商圈等“四老”区域,盘活大量闲置土地资源。
下一步,永川将利用闲置空间继续在“四老”区域建设小微停车场,今年预计将建设500个停车位。
图为闲置操场改造为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