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在朱鹮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只朱鹮野化放飞自然

  乐山日报讯(记者  徐 珍)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乐山市沐川县沐溪河畔迎来历史性时刻——12只佩戴橙色卫星追踪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在此野化放飞。这是西南地区首例朱鹮野化放飞,标志着四川在朱鹮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日9时35分,随着一阵清脆的鸟鸣声,12只朱鹮在众人的注视下振翅高飞。它们历经240天严苛训练,觅食成功率提升至85%,单次飞行距离突破15公里。

  朱鹮,世界濒危鸟类,素有“东方宝石”和“鸟中大熊猫”之称。作为国家林草局“朱鹮种群复壮”的重点区域,沐川县凭借78.83%的森林覆盖率、12条大渡河支流及3处湿地公园,为朱鹮提供了理想栖息环境。

  自2019年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投用以来,朱鹮人工种群数量从40只扩增至83只。去年9月,沐川县投资230万元建设的朱鹮野化放飞基地正式投用。经过严格的飞行耐力、觅食能力等系统考核,从28只体质优异的朱鹮中,最终选拔出12只“优等生”率先踏上重返自然的征程。

  “朱鹮放飞后,我们将长期进行朱鹮野外跟踪监测,并开展适宜栖息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朱鹮野外栖息地环境,为朱鹮在野外自然生存繁衍创造更好条件。”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冉江洪表示,后续将持续监测野化放飞的朱鹮,如果一切顺利,第二批16只朱鹮将在9月上旬完成放飞。

  据悉,目前四川的朱鹮人工繁育种群共有4个,其中有3个在乐山,分别位于沐川县、峨眉山市和市中区嘉州绿心公园。此次朱鹮的成功野化放飞,不仅是一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实践,更是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富顺县以生态修复激活乡村振兴“美丽经济”——~~~
~~~
四川在朱鹮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公益
从“淤积河道”到“彩虹花海”
成渝协作护审执
十二只朱鹮野化放飞自然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