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 实习生 刘 意
“录取了!”7月14日,当班主任的电话带来喜讯,永川中学高三学子杨涛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了。14年前,他的哥哥正是从永川出发,踏入了同一所学校。这场跨越14年的“蓝天接力”,让一个普通家庭的飞行梦,在兄弟俩的肩头接续绽放。
空军航空大学的招飞选拔堪称“万里挑一”,对身体素质与文化成绩的双重严苛要求,是横在追梦路上的关卡。杨涛一度因视力问题徘徊在合格线边缘——双眼0.9的视力,距标准1.0仅一步之遥,却可能成为梦想的“拦路虎”。
“眼睛是飞行的窗口,不能出一点差错。”为守住这扇窗,他给自己立下铁规:每天电子产品使用不超半小时,晚上12点前入睡,清晨雷打不动去操场远眺晨雾中的远山。春夏秋冬,他的视力表读数也一点点爬升,最终稳稳达到1.0的合格线。学习上,这个少年透着一股“稳劲”。“基础题是地基,地基牢了,楼才稳。”他的错题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基础题型的易错点,这份踏实,让他在高考中交出优异答卷,取得了624分的好成绩。
兄长是榜样,更是引路人。杨涛的蓝天梦,萌芽于童年。他听着母亲讲述哥哥当年如何刻苦学习、严格训练的故事,哥哥翱翔蓝天的英姿深深印刻在他心中。高一那年,空军招飞宣讲会走进校园。当飞行员讲述驾驶战鹰守护领空的故事时,杨涛攥紧了拳头——那正是他从童年就向往的画面。这一场招飞宣讲会,彻底点燃了他的激情,明确了前行方向。“像哥哥一样,保卫祖国的蓝天”,这个念头像种子破土,长成他冲刺的动力。
谈及家人,杨涛充满感激,“父母是我追梦路上的温暖助力。”年过五旬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操持家务之余还打零工补贴家用。正是这份无私的付出,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全力冲刺。
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杨涛,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第一次驾驶战机的场景:“机翼划破云层时,一定能看到哥哥当年看过的太阳。”杨涛深知,飞行员不仅是一份光荣的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民空军是祖国的雄鹰,是领空的忠诚卫士。”他憧憬着驾驶战鹰翱翔天际,为国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他也想对同样怀揣飞行梦的学弟学妹们喊话:“追梦路上必有坎坷,但相信自己,永不放弃,就能抵达心中的那片蓝天。”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