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从这里“回迁”
——永川区胜利路街道以城市版“千万工程”擘画城市治理新图景
  改造后的渝西大道西段老旧小区。

  渝西大道西段一处老旧家属院内,清理过后的花坛焕然一新。

  李春梅带着小区居民正在议事。

  居民们参加端午邻里活动。

  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 文/图

  “春梅啊,你看这花坛现在多利索!以前尽是菜,现在干干净净的,咱们往后买点月季、多肉种上,肯定更好看。”8月18日清晨,永川区胜利路街道渝西大道西段附近的一处老旧家属院内,周阿姨拉着小区党支部书记李春梅的手,望着刚刚清理完成的花坛,笑得合不拢嘴。

  一旁,李春梅揣着本厚厚的走访笔记,笑着应下。这本子里记满了近一年来小区的大小事务,从哪家老人需要特别关注,到哪栋楼的管网要疏通,一笔一画都是居民的期盼。

  如今,在胜利路街道以城市版“千万工程”推进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像渝西大道西段这样的老旧小区,正一步步蜕变成“幸福家园”,基层内的矛盾化解、邻里间的温情互动,更让“住得稳、出得去、回得来、愿意留”的百姓期待,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幸福,正从这里实现“回迁”。

  ●“爬楼书记”带出“自治新气象”○

  “小区的事,再小也是大家的事。”这句话,李春梅从去年兼任渝西大道西段小区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就常挂在嘴边。作为全区首个“开转封”试点小区,这里曾是出了名的“散摊子”,居民各忙各的,楼道杂物堆得满,屋顶漏水没人管,公共事务难以推进。

  一年四季里,总能看到李春梅繁忙的身影,她一头精干的短发,扎进居民楼,一趟趟爬楼、一次次开会,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各家各户的情况和心声。她不只是听,更是在找一条让居民自己“站起来”的路。

  转变,从成立业委会开始。这不是街道“派下来”的业委会,而是居民们自己酝酿、自己推选、自己组建的“开放式业委会”。起初,有人摇头:“这么多年都没搞成,现在能行?”李春梅没有替代他们做,而是不断启发:“咱们小区能人这么多,为什么不自己试试?”

  在街道“党建+自治”模式的支持下,热心党员站出来了,几位退休老同志主动参选,还有懂水电、会维修的“能手”也被动员起来。今年,小区开放式业委会正式实体化运作,同时组建5人自治小组,建立多方议事运行管理机制,设立居民议事亭,成立妇女微家开展邻里互助,推行小区治理“三公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居民自治。

  如今再走进渝西大道西段小区,曾经闲置的空地变成了口袋公园,老人们坐在新修的长椅上晒太阳,孩子们在健身器材旁追逐;居民议事亭里,几户人家正围着自治小组成员商量邻里活动。更令人惊喜的是小区的“升值”。今年1—4月,小区实现房屋出售4套、出租10户、回迁2户,居民回迁率稳步提升。

  幸福,不仅在邻里之间回归,更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回迁”。

  ●“专班搭台”化解“小区千千结”○

  “不是没人想解决,是之前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胜利路街道张家坡社区书记李中辉想起去年的仁豪星城,还忍不住叹气。那会儿,小区业委会“瘫”了,物业干不下去退了场,居民矛盾大,光靠劝不顶用。

  为破局,街道与社区联合组建专班,既“搭台”又“梳结”。李中辉带着专班成员,挨家挨户听意见,再把小区党支部、业主代表请到一张桌子上。

  “最难的是选业委会,开了20多场座谈会、3次业主代表会,才把大家的意见统一了,严格依规完成业委会选举。”李书记说,最后小区党支部书记当选了业委会主任,新班子里70%以上都是党员,有党员带头,大家信得过。

  随后,新业委会迅速启动物业选聘工作。他们广泛征集居民意见,明确服务标准,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引进了一家信誉好、服务能力强的物业公司。更让居民们满意的是,整个选聘过程居民全程参与、实时监督。“是大家自己选的物业,也信得过。”张家坡社区网格员孙彩明说道。

  新物业上岗后,变化立竿见影。长年积累的管网堵塞彻底清掏,“罢工”的电梯恢复运行,50余个高清摄像头覆盖小区每一个角落,安全有了保障,曾经堆满杂物的狭小架空层,也变身成居民聊天休息的“微客厅”。更让大家高兴的是,小区外围荒地被街道出资改造为生态停车场,新增120个车位,停车缴费率从40%大幅提升至85%,秩序明显改善。

  “现在晚上带娃下楼,总能碰上几个邻居聊聊天,以前哪有这样的氛围。”居民周烈金笑着说,“新物业反应快、服务到位,大事小事都有人管,我们真的很满意!”

  幸福的回归,不仅体现在环境的焕新,更写在了每一位居民的脸上。

  ●“小活动”织密“幸福邻里网”○

  “社区矫正适用于哪些情况”“和咱们日常生活有啥关系”……近日,萱花广场上,萱花路社区大党委联合永川区人民法院开展的《社区矫正法》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实例答疑,累计发放材料140余份、接待咨询60余人次,不少居民直言“长见识、学实用知识”。

  这是胜利路街道推动“邻里工程”的生动写照。从“邻里议事”到“邻里服务”,从“邻里安全”到“邻里文化”,一个个小活动,悄然打破邻里之间的陌生,把小区变成了温暖的大家庭。

  近年来,胜利路街道打造了一系列邻里品牌:“一小区一主题”议事会听民意、“邻距离”活动拉家常、“近邻便民”政务解难题、“警邻联动”护安全、“祝邻幸福”送服务、小区博物馆传文化,系统织密邻里亲情网。目前,该街道已建成150个邻里议事亭、党群服务站等公共阵地,解决物业纠纷、管道堵塞等实际问题,居民的归属感显著提升。

  文化活动更让邻里情“升温”。今年以来,该街道依托小公园、社区微客厅、小区活动场地等,与社区“大党委”共建单位开展各类“邻距离”主题活动48场;借助社区博物馆组织参观交流14场,不断增进了邻里之间的认同与信任,此外,还常态化推进“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胜利人”评选、“永有礼”文明实践活动,让崇德向善的新风尚在社区扎根。

  “‘千万工程’不是口号,而是一条条可见的步道、一盏盏亮起的灯、一处处有烟火气的居民楼院。”胜利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从“1278青春街吧”到片区更新、从生态停车场到老旧小区整治,未来,胜利路街道将继续锚定“千万工程”六大体系建设目标,以“百区示范、千网提升”为路径,让更多老旧小区焕新颜,让更多矛盾化解在基层,让“住得稳、出得去、回得来、愿意留”的幸福,落在每一位居民的心坎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永川区胜利路街道以城市版“千万工程”擘画城市治理新图景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都市汇
   第09版:双城记
   第10版:一江碧水向东流
   第11版:一江碧水向东流
   第12版:公益
幸福,从这里“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