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 兮
近日,郑州一家面馆的“续面风波”引发广泛关注。从商家声称“七人只点一碗面”,到顾客出示140.58元支付凭证后的舆情反转,这场寻常的消费纠纷,已然超越事件本身,成为观察当下社会生态的一个生动切口。
“免费续面”本是商家招徕顾客的善意之举,却在执行中因规则表述不清而生出事端。规矩与人情,从来都是商家需要把握的微妙平衡。规矩不明则争议必生,人情不通则生意难做。若能事先将规则定得明白周全,遇事时多一份将心比心,许多纠纷本可消弭于无形。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纠纷很快从线下蔓延至网络。商家选择曝光未打码视频,试图借舆论施压,却因隐瞒关键事实而遭遇反噬。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近日苏州发生的一起交通纠纷:一女子逆行与骑车小伙发生剐蹭后,不仅拿出手机录像试图污蔑对方,还千方百计激怒对方;小伙始终保持冷静,反复回应“我听交警的”,最终交警认定女子全责。然而该女子竟擅自将视频发到网上,遭到舆论反噬后又否认是自己所为。两起事件殊途同归地揭示了一个道理:网络时代,舆论场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放大声音,也能照见真相;既能成全美名,也能招来骂名。谁先发声不代表谁就占理,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与公道自在人心。
细究这场纠纷,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商家在诚信上的失分。经营之道,贵在诚信。隐瞒真实消费金额、侵犯顾客权益,这些短视行为最终让商家自食其果。在全民皆媒的时代,任何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珍惜羽毛、诚信经营,从来都不是过时的道理,而是商家最可靠的护身符。
如今面馆已暂停营业,喧嚣渐息,但思考不应停止。从一碗面引发的风波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家与顾客之间的纠纷,更是当下社会规则意识、网络伦理和商业文明的多重镜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营的本质不会改变——诚信是金,服务是本,人情味才是最珍贵的调味料。
一碗面的温度,终究要落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上。这或许才是这场风波留给我们的最深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