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仕川 文/图)12月2日,位于永川区的中交一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产研基地,工人在管片浇筑生产线上安装钢筋笼。
据了解,该基地的轨道交通部品部件生产车间配备2+4通窑式自动管片生产线,共104个工位,可满足16套管片模具线上生产,通过智能化中控系统,控制整个管片生产的流水节拍,实现模具清理、钢筋骨架吊装、预埋件安装、浇筑振捣等17道工序的流水作业,每日可完成2—3个循环,平均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生产车间配备的两套HZ180型拌合机,采用“全封闭+筒仓”形式并配备环保设备,节约了建设用地;上料系统垂直传送,节约了过程能源消耗,避免了交叉作业风险,体现了“四节一环保”的发展理念。
该基地于今年11月11日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投产。基地生产产品,既填补了中交一公局集团在渝轨道交通部品部件生产领域的空白,又助力了重庆轨道交通蓬勃发展。
新时代下,作为央企的中交一公局集团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深建筑行业装配式预制研究,全面夯实理论基础实践验证,为重庆市提供绿色、智慧、生态的工业化部品部件产品,助推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永川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