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0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在“平米”之间
跨区作业农机手一天的生活见闻

  沿永铜公路往三教前行,两边的稻田黄橙橙、金灿灿,收割机在稻田穿梭着忙碌着,今年稻谷机收在永川北部镇街已拉开序幕。

  8月8日一早,记者来到三教镇三台大道,只见两边停满了前来参与机收的车辆。在该镇永安村,记者看到收割机机手忙碌的身影,在“突突突”的声浪中,一片片稻谷进入机械舱,稻草经粉碎后随即还田。

  上午11时,完成当天第一轮收割任务的张家兄弟回到三台大道,与记者聊起了他们一天的生活。

  兄弟俩来自安徽淮南,从6月初开始就出门,沿路参加小麦机收,8月初进入重庆,开始一年的水稻机收,8月5日来到三教。哥哥叫张军,兄弟叫张蓝,他们从去年开始到三教开展水稻机收。

  中午,他们在镇上一家餐馆迅速吃完午饭,就开启下午的机收任务。“这些天还只有零星的机收,工作量还没达到饱和,再等两三天就要忙了,人机都得不到多少休息。”张军说。

  忙的时候,农机手们甚至顾不得吃上一口热饭菜,尤其是中午,多半是矿泉水和面包将就凑合。“早晨露水大、晚上看不清,中午正是干活的时候。”张蓝接过话说道。

  晚上,忙于田间收割的农机陆续回到镇上。张军把车内的空调打开,后排座椅上铺着一张凉席,当作休息的“床”。从安徽到江西再到重庆,这“平米”之间,就是跨区农机手们的家。“以前车上没有空调,每到一处都得搭帐篷打地铺,现在好了,科技发达了,车上都装上了节能空调,很方便。”张军说。

  “他们在这方寸之间实现自己的价值,方寸之外则是当地政府提供的服务,只有把服务工作做好了,农机手们才会每年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地方,把这里当成‘故乡’。”杨春建说,三教镇把强化对跨区作业的农机手的服务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每年为当地承担了90%以上的机收任务,保障了水稻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永川区三教镇多举措为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暖心服务
~~~跨区作业农机手一天的生活见闻
永川“乡村开心课堂”连续8年开展文化艺术启蒙培训,吸引了7000名乡村孩童免费参与,丰富乡村孩童的假期生活,让乡村孩童在艺术熏陶下茁壮成长……~~~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公益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广角镜
你助我抢收 我为你护航
家,在“平米”之间
八年真情陪伴 为乡村孩童打开文艺之窗
凤凰湖中学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例获重庆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