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掉生鲜“美颜” 还原食物本色
12月1日起,使用生鲜灯最高罚3万元

  潼南报全媒体记者  鲍  广

  色泽鲜艳的鲜肉、青翠欲滴的蔬菜,屡见不鲜。之前,在各大菜场、超市,使用“生鲜灯”为食物“美颜”已成为普遍现象,不过,从12月1日起,这种生鲜灯将全面禁用,如拒不改正,或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届时,生鲜产品也将褪下“美颜滤镜”,凭本色吸引顾客。那么,临近新规正式实施,潼南区市场上有关生鲜灯的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民:

  生鲜灯下的食物像是开了“美颜”

  记者就食物使用生鲜灯一事向市民了解情况,多位市民均表示,商家使用生鲜灯的照明条件下,眼睛看到的食物颜色都很鲜亮。

  “红艳艳的灯光打在肉上就显得猪肉也红艳艳的,看上去倒是很新鲜,买回去颜色就不对了。”市民沈阿姨告诉记者。

  正在超市买菜的吴阿姨表示,希望生鲜灯能早点被禁用,使用生鲜灯的猪肉、羊肉、牛肉不敢买,灯下看着颜色好看,但看不清肉本来的样子,无法判断新不新鲜。

  记者观察到,生鲜灯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肉摊、水果摊和部分熟食摊位,灯光的颜色大多为红色系,水果、肉类在这种暖色系光源下呈现出一种更饱和鲜艳的颜色,让市民很难分辨出食物本身的颜色。

  采访中,记者随机询问了多名市民,他们中有多数人对生鲜灯并不了解,以为只是普通的照明灯。“生鲜灯啊?不太懂这个灯。”市民周先生表示,商家用什么灯来照明,他完全没概念。

  记者走访多家农贸市场、商超,发现个别商铺仍未更换生鲜灯,生鲜肉在一片红色灯光照射下,显得红润有光泽。有猪肉店摊主坦言,不用生鲜灯会影响生意。

  商家:

  正依规将生鲜灯更换为普通灯

  记者来到巴渝大道一家大型商超发现,原本明红色的生鲜灯均已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白炽灯。没有了红色生鲜灯的加持,鲜肉恢复了其原本的色泽。猪肉摊位的营业员告诉记者,超市卖猪肉很新鲜,会根据市场要求禁用生鲜灯,“只要肉质好、新鲜,不愁卖不掉。”

  “下个月就不让用生鲜灯了,我们几天前已经换成了普通灯。”生鲜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普通灯光的照射下,消费者更容易分辨肉的颜色和新鲜度。

  禁用规定未出台之前,为了达到更好的“美颜”效果,不同摊位使用不同的生鲜灯,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生肉类用红光搭配冷白光,看起来肉会更加鲜嫩;熟食类用红光搭配暖白光,更容易勾起人的食欲;红色水果用红光搭配正白光,看起来水果会更新鲜。不少生鲜在灯光“美颜”加持下,让人购买欲十足。

  “没有生鲜灯,买肉很容易就分辨出新不新鲜了。”家住富乐小区的朱女士经常到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购买新鲜食物,禁用生鲜灯对她这样的消费者来说,本质上是减少了生活中的麻烦,提升了生活质量。

  市场监管部门:

  最高罚3万元 市民发现可举报

  今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商家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使用生鲜灯,新规自今年12月1日起实施。

  新规施行后,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照明灯具的,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虽然生鲜灯即将被禁用,但电商平台仍然能搜索到生鲜灯。记者咨询了几家电商客服,其声称在售的生鲜灯符合市场监管总局新规。

  潼南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对生鲜灯的色标特征、色温值、显色系数等要素并未做具体要求,在执法和检测过程中并没有严谨明确的统一标准,暂时以肉眼辨别为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分析和判断。

  但可以明确的是,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是绝对禁止使用的。

  市民如发现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12315、12345等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据《潼南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广角镜
关掉生鲜“美颜” 还原食物本色
大足整治提升4150户农房
S106永铜路口至大足三叉口改造工程年底满足通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