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付冬生
近期,永川诗人钟代华的儿童诗集《跟太阳商量一下》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诗集有三大特点:一是选材紧贴儿童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纯真的乐趣;二是语言活泼跳脱,充满着无穷的妙趣;三是诗中蕴含哲理,富含启迪孩子心灵的理趣。
乐趣:贴近儿童生活的选材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认为文学的乐趣有两种,一种他称之为“快乐”,另一种为“快感”。“快乐”的文本让人感到“满足、充实、心情愉快”。无疑,《跟太阳商量一下》是令人快乐的文本。在作品之中,读者可以发现儿童在大自然中、在与玩伴玩耍的快乐;在作品之外,读者可以发现阅读共鸣的乐趣。
大自然是儿童天然的游乐场。孩子们希望能沐浴大自然的恩赐,感受其中的乐趣。钟代华选材紧贴孩子生活,用细腻的笔描绘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欢乐。在诗集中,大树、树叶、藤蔓、山泉、阳光、雪、风等自然题材比比皆是,如“风儿当裁判/哨声鸣叫/树叶离开树梢/高高起跳/滚翻/飞旋/飘绕/是谁训练出的/高难度技巧”(《树叶跳高》)。诗人将一场无形的比赛描绘得栩栩如生,“风儿”成了公正的“裁判”,“鸟儿”担任了清脆的“哨手”,而“树叶”则化身为勇敢的“跳高选手”。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充满了乐趣,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生,也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梳一梳阳光/那片片原野/展开青草绿树/那条条道路/更加明亮清楚/梳一梳花朵/花瓣上/全都喷洒了露珠/梳一梳天空/云霞开始散步/梳一梳鸟鸣/梳一梳溪流/梳一梳微风/抖落缕缕尘土/雾/是一把柔软的梳子/梳理出本来的面目”(《雾是一把柔软的梳子》)。在诗中,“雾”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柔软的“梳齿”轻轻地为大自然梳妆打扮。孩子们仔细观察“雾”这把梳子整理后的世界,欣喜地发现:有更加明亮的道路,有被喷洒了露珠的花瓣,还有云霞散开的天空等。诗人以独特的魅力,让读者在大自然中畅游,体验着与众不同的乐趣。
妙趣:活泼跳脱的语言
《跟太阳商量一下》的语言活泼跳脱,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还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无尽的妙趣。“水是观众/看云朵慢慢走过蓝天/看蝴蝶轻轻靠近阳光/风儿追赶着风儿/一阵一阵/水用波浪鼓掌”(《水在鼓掌》)。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水比作“观众”和“听众”,使水这一无生命的意象变得生动起来。“水用波浪来鼓掌”,这里水不仅有了生命,还有了情感和动作。这种描述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水的动态,整首诗也充满了活力和妙趣。在诗集中,作者用“探脑”形容藤蔓,让这些植物拥有了动态感,它们仿佛在好奇地探索着世界;用“站”来形容树的姿态,用“弯腰”形容树被风吹,赋予树人的动作,生动有趣。在《树叶跳高》中,“风儿当裁判”“树叶离开树梢/高高起跳”,风儿被赋予裁判角色,树叶成了运动员,高高起跳。描述巧妙生动,仿佛大自然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各种植物都参加。整首诗充满了竞技的紧张和刺激,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魔力。在语言上,钟代华的儿童诗常常流露出饱满的生命力,这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表述方式,充满了无限的妙趣。
理趣:蕴含教育的哲理
儿童诗创作要贴近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理,充满乐趣与妙趣;还要担负起帮助儿童茁壮成长的责任。诗集中,许多儿童诗蕴含哲理,富含启迪孩子心灵的理趣,如《阳光很着急》:“沙滩不见了/草地不见了/树林不见了/阳光很着急/变成高楼了/高楼越来越高/高楼越来越密/阳光很着急/小花怎么办/小草怎么办/小树怎么办/阳光很着急”。通过阳光着急状态的描写,诗人引导儿童思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再看《漩涡》:“是水怪/还是水兽/是水窟窿/还是水陷阱/装作若无其事/风平浪静/突然伸出魔爪/张开魔嘴/吓你一跳/甚至一口吞下去/要了你的命”。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漩涡形容成水怪、魔爪和魔嘴,以此告诫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珍惜生命。这种描述方式符合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孩子在阅读儿歌的同时,还能接受安全教育。
(作者简介:王君,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付冬生,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