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渝西都市报记者 刘 灿 文/图)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近日,永川区朱沱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推进“警网融合”新机制,全力打造“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激活“红色引擎”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成立朱沱镇警网融合运行领导小组。选派3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负责日常事务,依托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建立“朱沱镇警网融合指挥室”,充分发挥“警网融合指挥室”的“中枢大脑”作用,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研判问题,协调指挥并督导各方力量,切实开展好“警网融合”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非警情类诉求、矛盾纠纷迅速得到有效解决。
警网联动“并驾齐驱”添活力。联合辖区派出所共同组建“朱沱政务110”处置组,充分发挥民警、党员干部、村社干部和网格员的独特优势,抽调1名辖区民警、3名机关干部专职负责处置组工作,科学调配20名村社干部参与日常处置任务。通过“警务+政务+村务”力量的深度融合,将党建力量延伸到“神经末梢”,从“单打独斗”向“融合共治”的新局面转变,达到了“1+1+1>3”的治理效能,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业务创新“多点突破”提战力。充分调动“警网力量”,依托指挥中心“天网”系统,分时段采用“车巡+步巡+视巡(视频监控)”方式对辖区广场、学校、社区和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日常巡逻,做到高风险区域、高风险时段的全覆盖。同时建立“12530”工作机制,即镇警网融合指挥室在1分钟内签收平台流转指令单,2分钟内联系民警、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和网格员等处置人员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确保“警情”出得快、到得快、处得好。自“警网融合”新机制启动以来,累计开展日常巡逻32次、“视巡”78次,处置纠纷矛盾3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