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助推基层减负治理增效
——记2023年度永川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永川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
  森林草原防灭火数字化综合场景调度

  维护“一表通”数据

  网格员收集群众意见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编者按:

  先进典型是示范、是标杆、是榜样。为充分展现永川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实绩实干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勇争先,为永川加快建设培育市域副中心城市凝聚奋进力量、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即日起本报将推出“榜样的力量——我们身边的典型”系列报道。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小治理”关乎“大平安”。

  长期以来,权责匹配难、资源下沉难、力量统筹难等问题一直困扰基层。

  去年以来,永川区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组建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抽调相关部门骨干力量,集中精力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推动构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创新开发运用“一表通”智能报表应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取得积极成效。永川基层智治体系建设经验连续两次在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发言,“一表通”改革工作经验被《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专题报道,获评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金奖、2023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也获得2023年度永川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

  建平台、建机制,基层治理中心发挥“中枢”作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今年3月的一天上午9时5分,中山路街道星光社区第二十四网格专职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时接到居民反映,301路公交车(渝西印象至文昌中学)的车次较少,每日上班、上学高峰期间公交车上人员拥挤,常导致学生因挤不上公交车而迟到,要求增加301路公交车的班次。

  针对群众反映的事件,网格员立即向网格长报告。网格长经实地走访多位家长后,了解到该问题属周边群众关切的普遍问题,立即安排专职网格员将该问题作为事件上报至星光社区治理中心。收报后,星光社区研判后又将该问题上报至中山路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街道经过分析研判,发现单靠本级力量无法解决这一难题,随即启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将事件上报至永川区治理中心,区治理中心以线上交办+线下督促形式转交区交通运输委处置。最终,区交通运输委督促公交公司即日起专门定制301路公交线路,增设枫侨郡至文昌中学的车次。

  从事件反馈到落实,仅用了2天时间,便解决了附近几个小区居民尤其是学生乘车的难题,“没有相互推诿和‘踢皮球’,事情解决得很快、很及时,政府办事效率很高!”渝西印象小区居民王先生谈起这一事件时,深有感触地说道。

  永川区以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全面建设纵向贯通市级的区、镇两级运行和治理中心,发挥“中枢大脑”作用,建立区治理中心带平台、带数据、带应用、带体制机制的“四带”工作法,推动 23 个镇街指挥中心联勤联动、快速响应。同时,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牵头建立“吹哨快响”制度,明确3类事项、5步流程,由镇街对区级部门办理吹哨事件质效评价打分,确保区级职能部门深度参与融入基层智治体系,为实现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优治理、优服务,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年持续高温天气时间长、森林防灭火压力大。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紧扣辖区森林覆盖率97%的实际情况,率先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数字化综合场景试点,谋划开发特色应用“茶山绿盾卫士”,健全“人防+技防+物防”应急预案体系,设置语音杆73个、防火水箱58个、感知摄像头1657个,并全部在基层智治平台落图定位,实现关键点位实时监控、语音播报、在线对话,街道党工委对辖区森林防火形势一屏统揽、一键调度,截至目前,整个辖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情。

  为什么能取得森林防灭火的阶段性成效,保持森林火险火情稳定可控?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基层智治体系建成后,数字化手段、网格化治理、全员化参与是关键,改变了过去单一靠人防死守的弊端,森林防火开启了数字化的智能模式。

  去年来,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感知设备大排查大下沉行动,归集重点场所、视频资源、体征指标等信息资源200余万条定位落图,推动IRS下沉摄像头等物联感知设备50余万个,夯实看图作战基础;对基层智治平台运行指标强化日常调度监控,联动流转任务113万条、事件21万条,督促基层走访重点人群35万人次;牵头优化重构网格设置,将中心城区社区网格由421个增加到988个,全覆盖组建网格党组织,配齐配强“1+3+N”网格治理团队1万余人,确保了党的治理末梢延伸到城乡基层每个角落。

  “我们每个镇街都建立了指挥中心‘任务到达——研判交办——任务办理——跟踪督办——结果反馈—考核评价’六步工作法,健全‘专职+轮岗’值班备勤、请示报告、响应调度机制,确保指挥中心‘24小时’运行不断档,有任何突发情况都能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调度”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负责人说。

  减负担、提效能,“一表通”提升基层获得感

  基层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地方,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强烈。

  去年3月,专班成员分成3个小组到各镇街走访调研,发现各类报表量大高频,每个职能部门叠加让基层“压力山大”,基层千针一线“疲于填报”,基层干部迫切希望卸下重负、轻装上阵。

  针对这一现状,专班组织农委、民政、交通、林业等报表需求量多部门座谈,发现部门在报表工作中也存在忧镇街报送不及时、忧报表数据不准确、忧数据覆盖不全面、忧合表并表任务重等困境。专班认真分析问题症结,认为其中既有职能部门思维惯性、路径依赖、任性要数等思想责任作风问题,还有政出多门、不通不联、过度留痕等体制机制制度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多方研讨、反复论证,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改革破题,在数字重庆和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整体构架之下,开发基于“数字台账、智能报表、分析调度”融合场景的“一表通”智能报表应用,创新出台《“一表通”管理运行办法》,推动传统报表工作体系重构、流程再造、机制重塑,让部门和镇街只需面对“一表通”就能做到数据轻松维护、智能上报、随时取用,助推了基层减负、治理增效。

  “过去每天用于数据填报、打印、送件要耗费几个小时,现在10分钟搞定。”朱沱镇民政救助岗工作人员胡晓燕说,她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在了走访、关心特殊群众上。

  6月17日,市委主要领导到永川调研时指出,要加快基层智治和“一表通”贯通融合,形成“带不走”的实战能力。面对如何将“一表通”从报表减负向治理增效迭代升级这一新课题新要求,区委统筹谋划,高位推动,专班积极贯彻落实,工作打表推进,组织相关部门、镇街深入研讨探索基层智治和“一表通”贯通融合路径。

  “目前,我们按照‘目标任务上平台、重点工作进跑道、工作记录建表单’工作思路,贯通基层智治平台和‘一表通’业务、数据、技术资源,使基层智治平台成为镇街‘目标管理载体’,‘一表通’成为日常‘工作记录工具’,推动数据流、业务流、决策流和执行流全面融合互促,已经在中山路街道、青峰镇、松溉镇实现了落地投用。”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负责人说。

  图片由永川区委组织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2023年度永川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建设”先进集体永川区基层智治(一表通)工作专班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看渝西
   第08版:新永川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广角镜
以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助推基层减负治理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