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种高性能特种阀门助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自贡造”阀门攻克“卡脖子”难关
  新地佩尔阀门研发中心及智能化改造项目 新地佩尔公司供图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发布消息称,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其中,自贡新地佩尔阀门有限公司(下称“新地佩尔”)生产的三种国产化高性能特种阀门应用于此项管道工程关键工位,助力中俄东线能源顺畅传输。

  三种阀门实现国产化

  助力国家能源战略通道建设

  据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是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完工的南通至甪直段工程,是中俄东线最后一段工程。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

  新地佩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参与应用的三种阀门,是与国家管网集团共同研制而成。16"Class900强制密封球阀应用于黑河首站,16"Class900压缩机防喘阀首次应用于秦皇岛增压站压缩机防喘管路,2"-32"Class600-900轴流式止回阀覆盖工程全线全口径。

  “这三种阀门在国产化过程中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在相关领域的垄断局面,为国内高性能特种阀门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减少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提高了国家在能源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该负责人表示。

  “卡脖子”问题突出

  大力推进特种阀门技术攻关

  据了解,此前,我国应用在高低温交变等苛刻工况和关键装置上的高技术、高性能阀门多数依赖进口。部分高性能特种阀门采购商认为“国产阀门虽然便宜,但使用寿命比进口阀门短很多,导致使用单位宁愿多花几倍钱买进口阀门”。

  由于技术研发困于瓶颈,生产质控有缺陷,市场信任难建,特种阀门领域“卡脖子”问题十分突出。

  据介绍,自贡新地佩尔阀门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致力于关键工位高技术含量关键阀门的攻关和研发。该公司在创始之初就以振兴民族装备业为目标,开启了特种阀门国产化的征程。

  “2013年以前,我们根据市场需求,成功研制了轴流式止回阀、清管阀等特殊产品,实现了以国产代替进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之后,国家层面实施了多项特殊阀门的国产化攻关项目,该公司积极承担了5项关键产品的国产化研发任务,并获得11项国产化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企业“智”造升级

  自贡泵阀产业向“新”而行

  当下,新地佩尔致力于“智改数转”和科技创新,推进阀门研发中心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挖掘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据了解,该项目占地17.76亩,总投资1亿元,建设科研中心、研发试验车间、研发制造车间以及智能仓储物流、智能组装线、大型动态流量试验装置,现已基本投用,每年可为公司增加1亿元产能,同时赋能研发团队,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地佩尔也是自贡泵阀产业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今年,高新区的泵阀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2024 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与荣县陶产业集群携手实现我市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的突破。

  下一步,自贡市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从鼓励技术创新、保障公平竞争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壮大泵阀企业群体,助力泵阀产业加快驶入发展“快车道”。

  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据《自贡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成达万高铁建设迎新~~~
~~~
三种高性能特种阀门助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思想苑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大桥主墩封顶 创“世界之最”
鸟的天堂
“自贡造”阀门攻克“卡脖子”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