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养老”变成“享老”
  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包饺子。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文/图

  春节越来越近,永川区红炉镇周家院社区永红佳苑小区的年味儿也越发浓郁。

  1月23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灶日,民间俗称“过小年”。上午9时,永红佳苑小区内的红炉镇周家院社区暖心食堂外的院坝上热闹非凡。只见书有“红炉镇周家院社区开展‘情暖桑榆,同庆新春’团圆饭主题活动”横幅下的两张圆桌边,老人们与志愿者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家常,欢声笑语不断,节日氛围浓厚。不一会儿,一盘盘饱满圆润、形态各异的饺子堆满了托盘。

  包饺子一侧,镇上的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社区群众书写春联。“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人逢盛世精神爽,岁转阳春气象新”……随着毛笔的起落,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群众围在桌前欣赏,挑选心仪春联。

  “走哇,到暖心食堂吃团年饭去!”10时30分,小区居民敖富容、罗安菊、李泽芬、王孝田等老人笑着慢慢朝暖心食堂方向走去。

  “今年灌香肠做腊肉没有哇”“儿子女儿好久回来团年”……在铺上红色桌布的圆桌边,陆续走来的老人围桌而坐,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老人们寒暄之时,院坝一角灶火熊熊,一人多高的蒸笼冒出阵阵热气和香气;暖心食堂内,厨师挥舞锅铲,为中午的坝坝宴紧张忙碌着。

  76岁的张利平是位独居老人,半年前搬进永红佳苑小区。“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走路需拄拐杖。再加上儿女不在身边,以前一日三餐很将就。住进永红佳苑后,我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就能在暖心食堂吃上热汤热饭。前两天,社区干部来家里通知我到暖心食堂聚餐团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看着现场忙前忙后的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张利平觉得很暖心。

  85岁的苟文海和73岁的蒋永芝是老两口。自从暖心食堂开张以来,夫妻俩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苟文海说,食堂的饭菜味道好,价格实惠,他们喜欢来这里用餐。

  “人上了岁数最怕孤单。走进暖心食堂,大家边吃边摆龙门阵,饭都吃得香些。”86岁的姚莲珍笑着接过话茬。

  “开饭了!”接近中午12时,热气腾腾的丰盛菜肴陆续端上桌来,浓浓的菜香弥散开来,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天有香菇炖鸡、老鸭汤、豆豉鱼、头碗、夹沙肉、芙蓉蛋、饺子等寓意十全十美的10个热菜,都是清淡软糯的菜品,适合老年人口味,大家慢慢吃!”看着10桌老人高兴吃团年饭的模样,周家院社区党委书记胡泽香很欣慰。

  永红佳苑小区有20幢楼房1500多户群众,常住人口900余户13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70%,这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法得到妥善照顾。

  小食堂,大民生。做饭难、吃饭难是困扰很多老人日常生活的难题,影响了老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2022年,周家院社区把老人吃饭的“小事”当成社区的大事。在多方征求意见后,周家院社区探索实施了暖心食堂,全力破解社区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群体的就餐难题,让“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变成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思想苑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教育周刊
   第12版:公益
让“养老”变成“享老”
临近春节 这个诈骗套路要小心
如何识别孩子失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