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报记者 陈 刚
为全面提升农业灌溉保障能力,夯实乡村振兴水利根基,近年来,铜梁区持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力度,以“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目标,全面推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升级工程。
“铜梁是农业大区,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存在灌溉效率低、供水不稳定等问题。为此,铜梁区级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启动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改造工程,重点对太平、水口、平滩、巴川等12个镇街的提灌站进行全面升级。”铜梁区龙都水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相关负责人刘远港说,工程分为多个标段实施,涵盖新建泵房、维修泵房、管网改造及设备更新等内容,旨在构建“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田灌溉体系。
据了解,铜梁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改造工程一期一标段实施地为高楼镇,目前已经建成投运。工程一期二标段实施地涉及水口、平滩、太平等镇,将新建及维修泵房16座,目前已建成投运8座。工程一期三标段实施地涉及围龙、西河、巴川、福果、大庙等镇街,将新建及维修泵房41座,目前已建成泵站1座。
在水口镇大滩村3组,改造后的泵站焕然一新。新建的泵房内,自动化变频控制泵机设备高效运转,配套的真空泵、止回阀等设备实现精准调控;田间地头,聚乙烯管网纵横交错,各类闸阀、阀井科学布局,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送达农田。
大滩村党支部书记苏元富告诉记者,大滩村3组提灌站更新改造后装机容量为30千瓦,设计流量70立方米/小时、扬程80米、灌溉面积915亩。工程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8平方米泵房、新增自动化变频控制泵机设备1套等,其配套管网总长8150米。
“改造后,提灌站装机容量提升至30千瓦,设计流量达70立方米/小时,灌溉面积比原来的扩大了近2倍。”苏元富说,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泵站可根据农田需水量动态调节供水,既节约水资源,又提升灌溉效率。
农田水利设施的升级,直接惠及广大农户。水口镇汪祠村3组村民王德兵说:“以前泵站老出故障,灌溉要排队等水。现在新泵房建好了,水压足、水量大,我们种地更有保障了。”
刘远港告诉记者,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铜梁区还建立了“建管并重”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村集体自筹等方式落实管护资金;另一方面,引入专业团队定期维护泵站设备,并组织农户参与简易管护培训,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管护格局。
“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改善全区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供水保障能力,为粮食稳产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乡村振兴。”铜梁区水利局水利水电科负责人胡鑫表示。
据《铜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