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钟 梅
7月3日至7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永川举行。参加本次电影节的知名导演、数字制作专家及相关影视企业嘉宾分享了对电影科技创新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永川科技影视产业发展的建议。
科技赋能:永川成影视产业发展“热土”
上海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会长江海洋说,演员的一部戏让人记一辈子,而一部戏背后的电影(行业)人却不被大家所知,所以我们举办电影金数字荣誉推荐盛典,让默默奉献的幕后人走到台前。
江海洋说,永川率先在西南地区打造了高科技基地,为重庆电影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永川这座城市逐渐被全国的电影人所知,相信重庆、永川为影视行业投入的精力一定会开花结果。
创新驱动:永川影视技术成盛典“亮点”
在备受瞩目的第二届电影金数字荣誉推荐盛典暨电影科技创新论坛上,重庆达瓦合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的达瓦数字内容全栈式AI平台揽获年度杰出技术创新应用。永川科技片场运营商、达瓦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邓楠说,平台不只是解决我们从流程管理体系上的应用,更多的是能够做更多项目,积累数据,帮助片方在供应库里面找到合适的资源,最终实现“拿着剧本来带着成片走”的目的。
“摄影元数据静帧图片报告集软件应用”项目获“年度杰出技术创新应用”荣誉。该荣誉推荐单位三界影业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杨在分享获奖感受时说,“这并非我首次到访永川,我对这座城市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一如既往。”
刘杨盛赞永川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日臻完善。他说,每次到永都能感受到各个环节和版块的专业提升,永川的地理优势和城市氛围令人倍感舒心。他特别提到永川拥有“非常好的虚拟影棚”,并期待未来有优质项目在此进行更多合作和拍摄。
科技影视:永川模式引领产业升级
影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商务经理李雅婷在现场演示了全球领先的穹顶光场扫描技术,并告诉记者,成龙、黄渤、甄子丹等知名电影人都使用过穹顶光场扫描技术,在电影里把演员变年轻变成熟可以通过3D的面部模型来实现,这次非常荣幸受到永川的邀请,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或者影视公司快速生成3D影片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青春正好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在永川取景拍摄的《数字心跳:未来制造局》和《我们的名字》当天也在现场进行了推介,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和期待。北京青春正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吕汐瑶表示,《数字心跳:未来制造局》是和中国移动咪咕联合出品发行的,目前这部剧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在永川的科技片场拍摄的。
本届电影节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科技的最新成果,更凸显出永川以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效应。通过构建“科技+影视”的产业生态,永川正成为连接传统电影艺术与数字技术的重要枢纽,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空间。正如江海洋导演所言:“永川投入的每一分精力,终将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