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实习生 蒋沈辛怡 文/图
七月,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而永川境内乐和乐都野生动物世界的动物们依旧美滋滋地安然度夏。这一切都源于动物园饲养员从早到晚与高温对抗、挥汗如雨的守护,为动物们撑起一片阴凉。
7月18日9:20,“非洲原野”长颈鹿园的大门缓缓开启,一群优雅的“长腿模特”被夏德科引导着踱入外场。夏德科,这位在长颈鹿身边默默工作10余年的“老朋友”,随即转身投入繁重的清洁工作。近800平方米的场馆,每一寸地面、每一处围栏都要清洁消毒,他和两位同事一丝不苟,汗水浸透工装,10:40后才告一段落。
对待不同情况的长颈鹿有不同的照护方式。“夏天每天要在水里加一些‘十滴水’,但不能加多了。”夏德科一边将水放进水槽中,一边又指了指单独饲养的29号长颈鹿,说它打架受伤了需要精心优待,因此每日除精粮饮食外,还准时添加了云南白药、绿唑沙宗片等药品,帮助它早日康复;对待怀孕的“准妈妈”,饲养员们为它单独准备了两间相通的套房,产前两月开始单独照料,白日与同伴们去外场活动,夜间住单间适应环境。面对个别年长不太爱出门活动的长颈鹿,夏德科还会亲自到屋里邀请它出门。“动物也像人一样,不能总躺平、宅家,否则影响健康。”
半山腰上,依势而建的大象广场,饲养员谢贞洋和同事一早便在清洁大象的生活环境,全圈冲水、扫净,一般花费1个半小时。近3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对三头重量级(体重3吨)“居民”——12岁的约翰(公象)、艾俐和丽娜(母象)而言,通风干燥的环境是抵御山城闷热与蚊虫滋扰的关键防线。
“刚开始会觉得很新奇,相处两年下来我和它们就像家人一样。”谈及3只大象时,大学毕业后又从部队服役归来的饲养员谢贞洋眼里露出温柔,但他也坦言“非洲象很危险”,即使亲近也要尊重动物的领地意识,与它们保持安全距离。“象鼻可触及之处都是他们的领地,同时它们经常出没之地也会被视为自己的领地,若有陌生人到来它们会前往并伸出鼻子宣告主权。”两年来,他基本读懂了这些庞然大物的细微动作:公象约翰在门口徘徊,那是期待最爱的黑麦草;母象丽娜嚼食泥土,暗示矿物质不足;排泄物的形态更是健康观测指标。
“夏季大象食欲会差一些,我们要随时关注并分析是因病还是天气影响,据此调整饮食结构,还专为它们准备‘清凉一夏’等食物补充各种维生素。”谢贞洋说,平时,苹果、香蕉是大象常年常备水果,夏季会增加绿豆、西瓜、十滴水等特殊饲料。大象每日食量150-200公斤,这份沉重的工作背后是饲养员们日复一日的热爱。
狮虎馆里,饲养员沈发在狮子的咆哮声里依旧面不改色,还笑着解释说:“那是狮妈妈在保护它的两个小宝宝呢。”超过10年的经验,沈发已习惯了每日清洁换水、消毒检查、喂食肉类等工作流程。
馆内现居住着4只孟加拉虎和11头狮子,每天下午投喂各种肉类,但在炎热的夏日里,狮子的胃口也大打折扣,几近减半。酷热难耐,狮虎们也自有消暑妙法:饲养员在内场放置了清凉的戏水设施,老虎们或慵懒地泡在水里一动不动,或惬意地用大爪子拍水嬉戏,憨态可掬,如果给他们冲水淋浴,它们会高兴得像小孩一样。
在这个汗水流淌的炎夏,乐和乐都野生动物世界的128名饲养员全心全意照顾着鸟类、猛兽、草食、两栖等百余种动物万余只(头),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野生动物王国筑起了一道充满爱意与科学的平安与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