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一流”+“双示范”是这样炼成的
——记永川区优秀教师、重庆文理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副教授徐新瑞
  徐新瑞在教学中。

  渝西都市报通讯员  邓德学

  徐新瑞,重庆文理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副教授、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从教14年,她秉承初心,深耕教学,主持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两门、主持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两门。主持重庆市教学改革项目三项,入选教育部西部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提升计划人选。荣获第八届全国应用型人才“匠心·园丁情”教师创课大赛二等奖、重庆文理学院第八届教师“说课程·教改课”暨课堂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2024年获评永川区优秀教师。她说:“教育于我,是源于内心的热爱,不忘初心的执着,让我在教学工作中保持热情,坚定前行。”

  2010年7月,硕士毕业的徐新瑞来到永川,成为重庆文理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主讲《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力学类课程理论性强,抽象,学生畏难,她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力学,创新性的开展“白话力学”教学法,使力学课堂形象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好奇心。同时,充分利用自己工程师的背景,运用土建工程实景案例,讲授力学原理,让课程教学丰富多彩,学生们逐渐对力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勇于将力学作为他们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选择。她巧妙地将大国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双双建设成为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和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为重庆文理学院课程建设中重庆市高校课程“双一流”+“双示范”的引领者。

  徐新瑞始终铭记教师初心,坚守“立德育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全环节利用数字化手段、BOPPPS有效教学法、力学白话及案例教学法,践行线上线下多轮交叉无缝融合,形成以BOPPPS为框架、以数字化为引领的线上线下无缝融合教学新模式,激励学生建构互动式学习,培养沟通、交流、协作等非认知素养,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塑造。她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先后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和重庆市教改重点、一般等项目4项,获国家级教学比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主编专业教材4部,起草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1项。同时精进科学研究,支撑教学,先后主持教育部、重庆市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6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做到教学与科研双赋能。

  徐新瑞始终怀有对教育事业的深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说:“教师的每一次微小进步,都能为学生带来巨大的飞跃。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不断追求卓越,力求在教学上做到尽善尽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永川区优秀教师、重庆文理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副教授徐新瑞
中山路街道~~~
兴龙湖中学~~~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重庆
   第03版:新永川
   第04版:新永川
   第05版:新永川
   第06版:新永川
   第07版:看渝西
   第08版:看渝西
   第09版:都市汇
   第10版:双城记
   第11版:香海棠
   第12版:公益
“双一流”+“双示范”是这样炼成的
爱满重阳节 情暖老人心
1000多名师生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消防演练进商圈 共筑安全“防火墙”